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良夕背灯坐,方成合衣寝。
酒醉夜未阑,几回颠倒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宁静的夜晚,背对着灯光坐着,将要进入梦乡的场景。"良夕"表达了一个美好的夜晚,而"背灯坐"则营造出一种静谧、孤寂的氛围。"方成合衣寝"显示了诗人即将入睡,准备好了一切。
接下来的两句"酒醉夜未阑,几回颠倒枕"则透露出诗人的饮酒行为以及夜晚的放纵。在古代文化中,饮酒常常与文学创作、社交聚会或是个人情感发泄有关。这里可能隐含着对生活的一种放松态度,或许也带有一丝哀愁。
诗人的用词简洁而富有画面感,如"颠倒枕"一词,便生动地展现了酒醉后的无忧状态,反映出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的自我放松。此外,这种写作手法也体现了唐代文学中常见的情感表达和生活写实的风格。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柏树台中推事人,杏花坛上鍊形真。
心源一种闲如水,同醉樱桃林下春。
春来日日到西林,飞锡经行不可寻。
莲池旧是无波水,莫逐狂风起浪心。
一日今年始,一年前事空。
凄凉百年事,应与一年同。
君思曲水嗟身老,我望通州感道穷。
同入新年两行泪,白头翁坐说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