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暑过房里村

触热长征去,劳劳暑气侵。

蜂窝民舍偪,鼠穴贼巢深。

张伞愁炎景,挥戈激壮心。

简书催就道,无暇憩松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行军的艰苦与挑战,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行军途中所面临的酷暑、险恶环境以及内心的坚韧与斗志。

首联“触热长征去,劳劳暑气侵”开篇即点明主题,形象地描述了在炎热的夏季进行长途跋涉的艰难情景,暑气仿佛在劳作中侵袭着行进者,营造出一种既热且累的氛围。

颔联“蜂窝民舍偪,鼠穴贼巢深”运用比喻手法,将拥挤逼仄的民舍比作蜂窝,暗示了行军途中的居住条件之差;而将敌人的藏身之处比作深入地下的鼠穴,既表现了敌情的隐秘,也暗含了对敌人狡猾的警惕。

颈联“张伞愁炎景,挥戈激壮心”进一步刻画了行军时的场景。在炎炎烈日下,士兵们撑起遮阳伞,但炎热依旧令人愁苦;挥动武器不仅是为了自卫,更激发了心中的豪情壮志。这一联通过对比和动作描写,展现了士兵们的坚韧不拔和英勇无畏。

尾联“简书催就道,无暇憩松阴”收束全诗,简书代表了命令或指示,催促着行军队伍前进,没有时间停下来享受自然的荫凉。这一句表达了任务紧迫,不容许士兵们稍作休息,体现了军令如山的紧张气氛和军人的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士兵在极端环境下坚守职责、勇敢前行的精神风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历史感。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途次西螺驿口号

镇日旅尘侵,沿溪复出林。

随行三尺剑,伴睡七弦琴。

瀹茗消尘虑,观书静道心。

笋舆虽逼仄,兴到亦高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薄暮次罗山野望

长征此去路无穷,漠漠征尘逐晚风。

一片孤城哀角外,千竿修竹夕阳中。

血腥战骨争饥犬,雨打荒营没乱蓬。

但愿牧民来召、杜,笙歌重见旧瀛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过茅港尾庄

腥血吹风扑面凉,萧条何处觅村庄。

千堆白骨皆新冢,十里平沙是战场。

落日昏黄闻鬼哭,啼禽呜咽断人肠。

当年此地人居密,转眼荒凉倍可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暮次麻豆道中

暮云黯黯欲黄昏,纵辔狂随夕照奔。

仆马驰驱嗟远道,田园荒废剩空村。

林烟惨淡疑烽火,碛草模糊认血痕。

今夜不知何处宿,啼鸦绕树对消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