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饧面留寒不肯浓,一年春事看成空。
人歌人哭清明日,花落花开昨夜风。
薄薄絮泥行燕子,深深茭荡出凫翁。
西泠桥上多车马,有底狂驰百岁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开篇两句“饧面留寒不肯浓,一年春事看成空”通过对冷面的描述,形象地表现出春天即将过去却还未能真正到来的矛盾情绪,以及这种季节转换中的无常感。
接下来的“人歌人哭清明日,花落花开昨夜风”则进一步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的情感交织——有人欢庆,也有人悲泣。清明是一年之中天气温和、万物复苏的时刻,但同时也是春意渐去、生命力开始衰退的信号。这两句诗通过“歌”与“哭”的对比,强调了人间喜怒哀乐的多样性,以及面对季节更迭时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
以下两句“薄薄絮泥行燕子,深深茭荡出凫翁”则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象,通过描绘燕子的飞翔和水鸟在深水中的活动,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这里的“薄薄絮泥”与“深深茭荡”,既形容了自然环境的层次感,也映射出诗人对生命多样性和广阔世界的赞美。
最后两句“西泠桥上多车马,有底狂驰百岁中”则以一个具体景象——桥上的车马来往,勾勒出了社会生活的繁忙与动态。这里的“有底狂驰百岁中”,既可以理解为人们在时间的河流中奋力前行,也暗含着对生命短暂和历史长河的深刻感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春日的生动画面,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于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不详
理宗绍定五年进士。工诗,时人多所称引。有《静佳乙稿》
双桡入天影,野葑绿全交。
鱼唼垂丝柳,鸥眠折叶茭。
行人沿岸曲,落日挂林梢。
归去严城隔,僧门尚可敲。
破帽任风吹,天知发已丝。
大江流禹迹,老树见秦时。
北际山如砺,南溟水似池。
夜凉无梦到,久矣叹吾衰。
晚烟起处是孤村,漠漠郊原白道分。
菰叶池塘疏雨过,豆花篱落夕阳曛。
远山空阔围天在,邻杵丁东带雁闻。
独自寻诗风满袖,不知身入白鸥群。
背人沙鸟一行斜,唤客桐鱼几叠挝。
误向山中参白足,不知头上著乌纱。
煮茶烟暖浮新竹,洗钵泉香带落花。
过夏功劳眠与食,谁能展卷看楞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