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招蜂》由明代诗人赵完璧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蜂在野外采集花蜜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首句“何处黄蜂集”,以疑问的语气引出主题,仿佛在探寻黄蜂聚集的地方,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好奇的氛围。接着,“招来野叟家”一句,巧妙地将黄蜂与农夫联系起来,暗示了黄蜂在自然界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暗含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依赖关系。
“凿苔仍岁计,掇蕊阅年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黄蜂采集花蜜的过程。通过“凿苔”和“掇蕊”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黄蜂勤劳觅食的场景。同时,“岁计”和“年华”则赋予了这一过程时间的维度,暗示了黄蜂一年四季的辛勤工作,以及它们对自然周期的顺应。
“努力知谁利,依人正尔嗟。”这两句表达了对黄蜂行为的思考。一方面,黄蜂的努力似乎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衍,但这种努力是否真正有益于它们自身以外的事物?另一方面,黄蜂的依附性行为也引发了诗人对其命运的同情,体现了对自然界中生物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
最后,“君臣负明识,何事恋尘哗。”这两句以拟人的手法,将黄蜂比作君臣,暗示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通过“明识”和“恋尘哗”这两个词组,表达了对黄蜂行为的哲学思考,即它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自己的生存意义,以及它们是否过于执着于世俗的纷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蜂采集花蜜这一日常现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还蕴含了对生命意义、自然法则以及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