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关索岭的壮丽景色与险峻地形,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体验。
首联“斲石微通路,攒峰俨作关”以“斲石”(砍削石头)和“攒峰”(聚集的山峰)描绘出道路狭窄、山峰密集的景象,仿佛是自然界的门户,给人以险峻之感。
颔联“云中马嘶去,天上鸟飞还”运用对比手法,将马的嘶鸣与鸟的飞翔置于云层与天空之中,不仅展现了动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也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自由。
颈联“水向盘江汇,坡从香树攀”描绘了水流汇聚于盘江的壮观景象以及攀登香树的艰难过程,既体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暗含了对旅途艰辛的描述。
尾联“平生惯履险,于此亦摧颜”表达了诗人一生习惯于面对险境,但面对眼前的关索岭时,内心仍感到震撼与敬畏,流露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关索岭独特地理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诗人深刻的情感体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