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木居士

波穿火透本无奇,初见潮州刺史诗。

当日老翁终不免,后来居士欲奚为。

山中雷雨谁宜主,水底蛟龙睡不知。

若使天年俱自遂,如今已复长孙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水波穿透火焰本不稀奇,初次读到潮州刺史的诗篇。
当年的老翁终究难以逃脱,后来的隐士又为何而作。
山中的雷雨该由谁主宰,水底的蛟龙沉睡未觉。
如果都能顺遂天年,如今他们早已子孙满堂。

注释

波:水波。
穿:穿透。
火:火焰。
奇:稀奇。
初:初次。
见:见到。
潮州:地名,位于中国广东省。
刺史:古代官职,地方长官。
老翁:老年男子。
终:终究。
免:逃脱。
居士:古时对有德行但不出仕的人的称呼。
宜主:主宰。
蛟龙:传说中的龙类生物。
睡:沉睡。
若使:如果。
天年:自然的寿命,指人的寿限。
俱:都。
自遂:顺遂。
复:再,又。
长孙枝:子孙繁衍,比喻后代众多。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诗人张舜民的作品,题目为《题木居士》。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联想,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和隐逸情怀。

首句“波穿火透本无奇”用水火相克的意象,表明世间万象虽各有奇特,但终究不过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没有什么特别奇异之处。紧接着“初见潮州刺史诗”则点出了诗人对前人作品的赞赏,也许是在说自己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此。

接下来的两句“当日老翁终不免,后来居士欲奚为”,通过老翁和居士这两个形象,表达了无论是过去的世俗之人还是如今隐逸之士,都无法逃脱时间的流逝与自然变化。"奚"字在这里有向往、模仿的意思,诗人可能在表达自己对某种生活状态或精神追求的向往。

“山中雷雨谁宜主”则是在描绘一种自然景象,山间的雷雨之声如同天地间的交响乐,不需要任何主宰。这不仅是对自然力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寻求一种超然物外的心灵状态。

“水底蛟龙睡不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水中蛟龙沉睡,仿佛不知道外界的变迁,这里的“不知”,也是对诗人自己隐逸生活的一种自喻。他们如同蛟龙一样,对于世间纷扰持一种超然的态度。

最后两句“若使天年俱自遂,如今已复长孙枝”则表达了诗人的生哲观念。在这里,"天年"是指自然界的运行规律,而"长孙枝"则可能暗喻自己与世隔绝后的平静生活。整句话意在表达,如果能够顺应自然的节奏,那么如今自己的隐逸生活也就像那繁茂的长孙之枝一般,自得其乐。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物的描绘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时间以及个人生命价值的一种深刻感悟和超脱追求。

收录诗词(308)

张舜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字:芸叟
  •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 生卒年:1065

相关古诗词

题王侍禁壁

怪底临江有竹篱,便将江水当为池。

心随鸥鸟沈浮去,眼看风波起灭时。

我有碇斋新作记,人传画舫旧题诗。

君恩几许生归北,与我閒人把钓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邻居陈焕处士

福唐陈处士,与我对门居。

生死一炉药,尘埃数箧书。

但知尊有酒,莫叹食无鱼。

若论浮生事,浮生事总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和赵大监雪一首

腊雪称为瑞,初春又不同。

月藏灯市底,云泛綵山中。

洒面犹堪数,连宵势莫穷。

催花萦小槛,引絮舞低空。

三径从谁扫,千门倏自通。

䙰褷消酒力,料峭却东风。

阔壅平戎幕,孤撑访戴篷。

岂期麟趾客,并舍虎门东。

郢国歌难和,梁园赋易工。

何人知帝力,鼓腹颂清衷。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秋日燕山道中

燕山秋更好,况复值新晴。

一径幽花闹,千岩晚瀑明。

寺危迂路入,水漫信船行。

尝栗皱初破,开梨颊未赪。

松萝扶斗上,剑戟插沙平。

秦赵封疆密,岷峨气象清。

五龙丹桂尽,万马蹛林横。

韫玉人时得,埋钱事可惊。

画图传辋水,醉倒恋增城。

为报南归客,应须自作程。

形式: 排律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