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大监雪一首

腊雪称为瑞,初春又不同。

月藏灯市底,云泛綵山中。

洒面犹堪数,连宵势莫穷。

催花萦小槛,引絮舞低空。

三径从谁扫,千门倏自通。

䙰褷消酒力,料峭却东风。

阔壅平戎幕,孤撑访戴篷。

岂期麟趾客,并舍虎门东。

郢国歌难和,梁园赋易工。

何人知帝力,鼓腹颂清衷。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腊月的雪被称为吉祥之兆,初春的气息则有所不同。
月亮隐藏在灯火阑珊的市井之下,云彩飘荡在彩色山峦之中。
雪花落在脸上还能数得清楚,连续几夜的飘落势头不减。
雪花催促花朵绽放,如同围绕着小栏杆起舞,在低空旋转。
三径的小路等待谁来打扫,千家万户的门忽然都敞开了。
酒意随着寒气消散,料峭的春风又吹来了。
广阔的战场被雪覆盖,像平息了战事的帐篷,独自一人撑伞探访友人。
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了像麒麟般尊贵的客人,他住在虎门东边。
郢都的歌声难以应和,梁园的诗才却轻易展现。
又有谁能理解帝王的力量,人们击鼓庆祝,赞美他的清正之心。

注释

腊雪:冬季的瑞雪。
瑞:吉祥。
初春:春季的开始。
月藏:月亮隐藏。
灯市:有灯火的市场。
綵山:色彩斑斓的山。
洒面:雪花落在脸上。
势莫穷:势头不减。
催花:催促花开。
小槛:小栏杆。
千门:众多门户。
料峭:微寒。
鼓腹:拍打腹部,表示满足。
颂清衷:赞美清廉的心。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初春雪后景象的画面,通过对比腊月的雪和初春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新生活、新希望的期待。

"腊雪称为瑞,初春又不同。" 这两句开篇点明主题,腊月(农历十二月)的雪被视作吉祥之兆,而初春的雪则别有一番情趣。

"月藏灯市底,云泛綵山中。" 描述了夜晚雪后城市中的宁静与山间云雾的缥缈,这种景象常在中国古诗中被用来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下来的几句 "洒面犹堪数,连宵势莫穷。催花萦小槛,引絮舞低空。" 通过对雪花纷飞、夜色深长以及春风催促花开的描写,展现了初春时节的生机与活力。

"三径从谁扫,千门倏自通。䙰褷消酒力,料峭却东风。" 这几句则转向人事,表达了诗人对于静寂山林中独享清净,以及对酒宴的放纵与解脱的感慨。

随后 "阔壅平戎幕,孤撑访戴篷。岂期麟趾客, 并舍虎门东。" 描述了一种边塞之地的荒凉和孤独,以及对远方游子的期待与怀念。

最后两句 "郢国歌难和,梁园赋易工。何人知帝力,鼓腹颂清衷。" 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事迹的赞美,以及个人才华的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生况味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越世俗、向往高洁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308)

张舜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字:芸叟
  •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 生卒年:1065

相关古诗词

秋日燕山道中

燕山秋更好,况复值新晴。

一径幽花闹,千岩晚瀑明。

寺危迂路入,水漫信船行。

尝栗皱初破,开梨颊未赪。

松萝扶斗上,剑戟插沙平。

秦赵封疆密,岷峨气象清。

五龙丹桂尽,万马蹛林横。

韫玉人时得,埋钱事可惊。

画图传辋水,醉倒恋增城。

为报南归客,应须自作程。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乡人言

郴江有奇石,似牛伏岸侧。

乡人久相传,过者有颠覆。

我与乡人谋,凿去可勿留。

祗消一日力,得弭千岁忧。

乡人顾我笑,官必有闇拙。

大者不能图,小者安用说。

方今民閒事,颇有急于石。

当官贵居事,能不闲采拾。

我家本多田,今乃身无居。

虽有儿女辈,售人为婢奴。

破家不足吝,所恨骨肉离。

官今将骨肉,好去将何之。

我虽有田里,亦闻官念此。

念此不能为,何用居官尔。

乃指江中石,此物如有神。

不覆廉善士,独倾贪虐人。

官今幸过此,行李都无害。

将我言日思,勿为贫贱懈。

我闻乡人言,背颡俱汗流。

欲问破家因,恐为明者羞。

形式: 古风

大雪行

晓辞洛水滨,暮宿河之涘。

四野漫漫不见人,竟日止能行数里。

浑然天地为一色,渭水南北复何似。

五陵鹰犬争合围,十宅管弦初热耳。

连宵耿耿照鬓发,迎马点衣犹未已。

但得来年春麦熟,暂困泥涂复何耻。

农夫南亩未厌多,却入长安作泥滓。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山阳二首(其二)

古人急于仕,每择分所安。

愿为赵魏老,不作滕薛官。

今人不量力,临老当繁难。

少见咏淇澳,甚多歌伐檀。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