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静灯寒酒力微,旅人醉梦尚依稀。

将惊病客今朝愧,数问贫妻昨夜归。

蝴蝶绿深春草合,邯郸荒尽暮云飞。

天明欲说襄王事,十二峰边雨湿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此诗《梦》由明末清初诗人王鸣雷所作,描绘了一幅旅人梦中与现实交织的画面,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首句“风静灯寒酒力微”,以静谧的夜晚景象开篇,风停灯寒,酒意微醺,营造出一种孤寂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旅人醉梦尚依稀”一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他正处在旅途之中,借酒浇愁,梦中仍能感受到外界的模糊轮廓,暗示着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

“将惊病客今朝愧”一句,转而表达对病中之人的歉疚之情,似乎诗人自己或他人在梦中惊醒,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给病中的朋友带来了愧疚,这种情感的流露,增加了诗歌的人文关怀色彩。

“数问贫妻昨夜归”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情感,通过询问贫妻是否归来,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牵挂和担忧,同时也反映出其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蝴蝶绿深春草合,邯郸荒尽暮云飞”两句,运用了典故和自然景象的融合,蝴蝶在绿草丛中翩翩起舞,邯郸古城在暮云中显得荒凉,这两幅画面既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一面,也暗含着历史的沧桑感,以及对过往的追忆与感慨。

最后,“天明欲说襄王事,十二峰边雨湿衣”一句,以天明为转折点,诗人想要诉说关于楚襄王的故事,却发现自己身在雨水之中,无法言说。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想要倾诉内心情感的渴望,也象征着情感的难以表达和外界环境的限制,使得整个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更加模糊,情感更为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梦》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旅人在梦中与现实交织的情感世界,既有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也有对过往历史的追忆,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73)

王鸣雷(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日过仁甫山馆见榴花开因宿小楼

五月炎蒸起百忧,旅怀相对似穷秋。

花枝有火烧红眼,镜底无天雪白头。

鸟去华林金翠落,猿归碧涧玉环投。

一池风起芰荷气,明月梦醒人在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华亭旅次

作客云间还几日,偏于节物感踟蹰。

一枝斑竹能思楚,半尺银鲈可住吴。

避老长年封破镜,算归终日秣神驹。

预愁度岭无他事,只是西风吹白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白门道中

萧萧烟树六陵东,燕子双双飞故宫。

秋草马嘶行客岸,夕阳楼捲聚鸦风。

而今不复为京洛,此地曾闻属镐丰。

陵谷从来桑海变,江枫何似建康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秋日登滕王阁

一束临流四面清,滕王高阁敞秋声。

白云带雁归江楚,青草随人入石城。

酒不终杯何处醉,诗因满首已留名。

南州亦在孤帆里,怀抱空伤孺子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