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梦》由明末清初诗人王鸣雷所作,描绘了一幅旅人梦中与现实交织的画面,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首句“风静灯寒酒力微”,以静谧的夜晚景象开篇,风停灯寒,酒意微醺,营造出一种孤寂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旅人醉梦尚依稀”一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他正处在旅途之中,借酒浇愁,梦中仍能感受到外界的模糊轮廓,暗示着梦境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晰。
“将惊病客今朝愧”一句,转而表达对病中之人的歉疚之情,似乎诗人自己或他人在梦中惊醒,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给病中的朋友带来了愧疚,这种情感的流露,增加了诗歌的人文关怀色彩。
“数问贫妻昨夜归”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情感,通过询问贫妻是否归来,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牵挂和担忧,同时也反映出其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蝴蝶绿深春草合,邯郸荒尽暮云飞”两句,运用了典故和自然景象的融合,蝴蝶在绿草丛中翩翩起舞,邯郸古城在暮云中显得荒凉,这两幅画面既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一面,也暗含着历史的沧桑感,以及对过往的追忆与感慨。
最后,“天明欲说襄王事,十二峰边雨湿衣”一句,以天明为转折点,诗人想要诉说关于楚襄王的故事,却发现自己身在雨水之中,无法言说。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想要倾诉内心情感的渴望,也象征着情感的难以表达和外界环境的限制,使得整个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更加模糊,情感更为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梦》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旅人在梦中与现实交织的情感世界,既有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也有对过往历史的追忆,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