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美河西列岫亭(其二)

亭皋资远瞩,秋思浩无涯。

雁唼牵菱蔓,童歌出荻花。

垄荒犹叱犊,枝暗稍栖鸦。

烟霭藏东渚,凭轩莫望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站在亭台上远眺的景象,充满了浓郁的田园气息与自然风光。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首联“亭皋资远瞩,秋思浩无涯”,开篇点题,点明了地点与季节,亭台之上,视野开阔,思绪随着秋意蔓延至无穷。接着,颔联“雁唼牵菱蔓,童歌出荻花”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大雁在水面上觅食,孩童在芦苇丛中欢歌,动静结合,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生机。

颈联“垄荒犹叱犊,枝暗稍栖鸦”转而描写农事与自然界的景象,荒芜的田间仍有牛犊在劳作,树枝渐暗,乌鸦开始归巢,既体现了劳动的艰辛,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尾联“烟霭藏东渚,凭轩莫望家”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情感的转折。远处的烟雾遮掩了东边的小岛,站在亭台上,诗人或许正思念着远方的家,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无法轻易回返。这一句含蓄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沉而复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深秋时节乡村的宁静与生机,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钓鱼有感(其二)

野钓披榛竹,无人知往来。

高空飞不下,鸥鸟已相猜。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寄郑县史令千之(其二)

长春宫柳远扶疏,新树应多旧已枯。

蠹柱苔墙偏寻历,古亭犹有杜诗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哭公素(其二)

丹旌倚輤车,荣辱尽虚无。

半道骅骝顿,先秋兰雨枯。

儿痴才过龀,亲老不胜扶。

家事今萧瑟,宁将未第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奉和始平公酬大资政吴侍郎(其二)

䆉稏千塍碧,芙蕖万顷香。

跨波横略彴,逼地亚筼筜。

大野禾麻溢,高斋几席凉。

夔龙屡赓唱,东壁正垂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