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张司马为迎养其母而放弃官职,最终回归的壮举。诗人以“万折嵚岑鸟道开”起笔,形象地描绘出张司马归途中的艰难与险峻,隐喻其归家之路的不易。接着,“何人独向急流回”一句,表达了对张司马独自面对困难,毅然决然返回的决心的赞美。
“旧闻徐庶辞刘去,今见王阳返驭来”两句话,运用典故,将张司马的行为与历史上的两位孝子徐庶和王阳相提并论,强调了其行为的高尚与伟大。通过“彩缆逐波春滉漾,班衣映锦昼徘徊”这两句,诗人描绘了张司马归家时的场景,以春水荡漾、彩缆飘扬、班衣映日的画面,渲染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张司马归家后生活的美好。
最后,“圣朝孝治方虚席,未许罗山便凿坏”两句,表达了对张司马行为的肯定与赞扬,同时指出在圣朝推崇孝道的背景下,张司马的行为尤为珍贵,不应轻易被忽视或埋没。整首诗通过对张司马归家行为的描述与赞美,弘扬了孝道精神,展现了人性的美好与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