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寺钟声送夕阳,引来月色到东廊。
三更梦断觅残蝶,花影重重上短墙。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山中的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山寺钟声送夕阳”,以山寺的钟声作为背景音符,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氛围之中,夕阳的余晖与钟声交织,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美感。接着,“引来月色到东廊”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让月光仿佛主动走进了画面,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想象力。
“三更梦断觅残蝶”则将读者的视线从宏大的自然景观转向了更为细腻的生物世界,深夜时分,梦境被打破,诗人开始寻找那些在月光下飞舞的蝴蝶,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状态——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和对短暂时光的感慨。
最后一句“花影重重上短墙”以花影为线索,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墙头,花影在月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迷人,重重叠叠,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深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色。
不详
竹院逢僧坐石床,风幡论罢日初长。
泉声不似人间语,疑是楞严第一章。
廓哉二仪,至道克塞。孰是仔肩,元夫有则。
被仁弘义,渊毅方直。四国景行,其仪不忒。
精一之旨,往哲肇宣。汇流洙泗,实浚其源。
繄余季父,独刊陈筌。居然堂奥,德业攸尊。
植德既丰,秉节维纯。绝彼奸回,济此国屯。
乃丁阳九,越在隐沦。志存身晦,卓尔天民。
丘园适贲,性学阐敷。朋来豫乐,斯人为徒。
周旋謦咳,允著嘉谟。冥于化运,曷问荣枯。
滔滔末世,情欲是縻。垫乎昏瞀,惟父振之。
履道坦坦,慎言偲偲。抉微修慝,玄襟匪夷。
千山云树昼茫茫,为爱幽期觅上方。
钟隐峰头知塔远,水潺涧底识源长。
行来雨色连襟湿,坐久炉烟入袖香。
报道禅房斋饭熟,閒将食棹论沧桑。
五指峰前白鹤旋,空中锡卓祖居先。
桥横曲涧三株树,路入曹溪一洞天。
听法缘深禽解语,住山岁久俗如禅。
甘霖愧负苍生望,灵雨分膏且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