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圣俞顾龙山约客韵

诗筒四出走中涓,诗句万选如青钱。

曰余借舟期七贤,共嗅梅花咀芳鲜。

津头几度唤长年,昼眠乃若经笥边。

举头急雪风中旋,瞪视不见山之巅。

八窗玲珑绣佛前,同来且结西方缘。

小轩宛若壶中天,玉琴不断雨声传。

诺君再宿余敢愆,从君索句发春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诗筒四下奔跑在人群中,挑选的诗句如同青色的钱币。
我期待与七位贤者同乘一舟,共同欣赏梅花,品味芬芳。
多次在渡口呼唤老者,白天的睡眠仿佛就在书箱边。
抬头看,急骤的雪花在风中旋转,山顶已看不见。
八扇窗户在精美的佛像前明亮,我们一起来结西方佛法之缘。
小屋宛如壶中的天地,玉琴声中雨声不断。
如果你还想再住一晚,我怎敢违背,听你索取佳句,展现春天的美丽。

注释

诗筒:比喻诗人的忙碌和活跃。
青钱:比喻诗句的珍贵。
七贤:古代贤人,可能指诗人理想中的朋友。
梅花:象征高洁品格。
长年:老者,可能指渡口的守船人。
经笥边:形容日复一日的生活。
瞪视:凝视。
山之巅:远方的山峰。
八窗玲珑:窗户精致透亮。
西方缘: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
宛若:犹如。
壶中天:形容小屋如仙境。
玉琴:美玉制成的琴。
雨声传:琴声如雨声般连绵。
诺君:答应你。
敢愆:不敢违背承诺。
索句:请求诗句。
春妍:春天的美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和刘圣俞顾龙山约客韵》。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刘圣俞相约赏景品诗的场景。他们计划乘坐小舟,邀请七位贤士一同前往龙山,欣赏梅花的芬芳。在渡口,诗人呼唤船夫多次,强调了对这次聚会的期待。白天他们在船上小憩,雪花纷飞,视线被遮挡,只能看到八窗玲珑的佛像前景色。小轩犹如仙境,玉琴声中仿佛传来雨声,诗人承诺再住一晚,不负友人邀约,并期待友人能写出春天般美好的诗句。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诗意,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文人雅趣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咏旱三首(其三)

春雨接梅雨,便有水潦忧。

乞晴今几日,又以悯雨求。

田苗虽向槁,尚冀什一收。

政恐穫稻月,沛淫不能休。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咏旱三首(其二)

邦人奉教条,久不知肉味。

潭龙不能神,土偶安足恃。

应真住兰若,云雨可立致。

胡不迎之来,明明有前事。

形式: 古风

咏旱三首(其一)

骄阳方施行,秋节已树立。

田苗在膏肓,何道可副急。

云雷不成雨,成雨初不湿。

咄咄逼中秋,为霖恐无及。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咏南池

衡门久栖迟,永日孰与俦。

既绝车马喧,遂适林塘幽。

荷香因雨来,水鸟鸣相酬。

虚怀睨物表,可以观天游。

古来英雄人,何异貉一丘。

茫然不知归,没世随波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