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豪]韵

翻译

楼阁高耸于经霜的树林之上,登高望远,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样高峻,莫不是要与秋色试比气势的大小?

注释

倚:靠着,倚立。
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
外:之外。
指楼比“霜树”高。
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
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
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
气势:气概。
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景的诗,通过对立面建筑、自然景观和季节特征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这里的“楼”指代城市中的高大建筑,“倚”则是依靠的意思。霜指的是初秋时节的薄雾或轻霜。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场景:在初秋的早晨,楼台林立,其外围被薄雾或轻霜所环绕,而天空如同明镜一般清澈,没有一丝云彩。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南山”可能是指长安城附近的一座山,也可以理解为泛指的南方山脉。这里的“气势”指的是山川与秋天景色的壮观与庄严。这两句强调了自然景象与季节氛围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展示了长安城在初秋时节独有的美丽景致,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这座城市及其季节变化的深刻感受。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长安雪后

秦陵汉苑参差雪,北阙南山次第春。

车马满城原上去,岂知惆怅有闲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长安晴望

翠屏山对凤城开,碧落摇光霁后来。

回识六龙巡幸处,飞烟闲绕望春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兰溪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冬日题智门寺北楼

满怀多少是恩酬,未见功名已白头。

不为寻山试筋力,岂能寒上背云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