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幼以木兰为长兄,岂堪垂老隔幽明。
空疏谁更讥匡鼎,友爱何曾詈屈平。
服已降期从变礼,圣犹尚左况诸生。
追严不必伊蒲供,自有松风与涧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哭伯姊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哀思和怀念。
“幼以木兰为长兄”,这里的“木兰”是指古时用来比喻兄弟姐妹之情深厚的花卉,诗人自幼将伯姊视作兄长,可见其手足之情。接着“岂堪垂老隔幽明”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不忍离别之情,且担忧自己年迈,恐怕难以再见到那位已经离开的亲人。
中间两句“空疏谁更讥匡鼎,友爱何曾詈屈平”反映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一种无奈和悲哀。古代“匡鼎”指的是用来烹饪食物的器具,而这里借以比喻那些不理解真挚情谊的人;“詈屈平”则是指那些不识好歹,总喜欢挑剔别人短处之徒。诗人感叹世间难寻知音,对于亲人的友爱之情,竟也遭受他人的诽谤和贬低。
接下来的“服已降期从变礼,圣犹尚左况诸生”则是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习俗礼仪也在不断变化,但诗人心中对于逝去亲人的崇敬之情,却依旧如昔日一般,未曾改变。
最后两句“追严不必伊蒲供,自有松风与涧声”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一种超越物质的祭奠。古代“伊蒲”是一种用来祭祀的香料,但在这儿却被否定了,不需要这些形式上的供奉,因为自然界中那清新的松风和涧声,本身就是最真挚的悼念。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逝去亲人的深情怀念,反映了诗人对于世态变迁与人心冷暖的一种复杂情感。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弟为龟湖妹制碑,伯姬舍我复何之。
今彤史笔嗟谁炳,古锦囊诗独姊知。
起絮撒盐才有间,燎须作粥力安施。
澜湍石畔霜风冷,行路无情亦涕洟。
七十未升舍,目深双鬓残。
病中依佛寺,死处近严滩。
俗薄挥金少,家贫返骨难。
遗言令火葬,闻者鼻皆酸。
吴兢史法蔡邕碑,每叹斯文尚在兹。
老夺故交堪痛惜,晚徵集序未遑为。
单传骨髓惟吾子,空呕心肝向阿谁。
道远束刍携不去,覆翻遗墨岂胜悲。
水心文印虽传嫡,青出于蓝自一家。
尚意祥麟来泰畤,安知怪鵩集长沙。
忤因宫妾头无发,去为将军手污靴。
他日史官如立传,先书气节后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