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昔时

閒窗结幽梦,此梦谁人知。

夜半初得处,天明临去时。

山川已久隔,云雨两无期。

何事来相感,又成新别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闲静的窗边编织着幽深的梦境,这梦境有谁能知晓。
半夜里刚感受到它的到来,天亮时却又面临离去的时刻。
山水已经长久地隔绝我们,云雨也似乎没有了相聚的约定。
是什么事情让我们心灵相通,却又再次成为了新的离别。

注释

閒窗:安静的窗户。
结:编织,构成。
幽梦:深沉、幽远的梦境。
此梦:这个梦。
夜半:半夜,深夜。
初得处:刚开始感受到梦境的地方或时刻。
天明:天亮,清晨。
临去时:即将离开的时候。
山川:山河,指代远方或难以逾越的距离。
已久隔:已经长时间分离。
云雨:云和雨,常比喻男女情爱或相聚的机会。
两无期:双方都没有预期的相会时间。
何事:什么事情。
来相感:彼此触动心灵,产生情感共鸣。
又成:再一次成为。
新别离:新的分别,又一次的离别。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梦昔时》,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捨。诗中的“閒窗结幽梦”设置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景,“此梦谁人知”则透露出一种孤独感,仿佛只有梦境才能理解诗人的心情。

"夜半初得处,天明临去时" 这两句通过对时间的描写,强化了梦境的短暂和不稳定性,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感受。

"山川已久隔,云雨两无期" 描绘了一种因自然环境的阻隔而无法相见的情景,这里的“山川”和“云雨”都是自然界中的元素,但在这里被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增添了诗歌的苍凉感。

最后两句"何事来相感, 又成新别离" 则是对梦中相见又不得不离开的无奈和悲伤的情感抒发。这里的“何事”表达了一种对于缘分不可捉摸的感慨,而“又成新别离”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重逢又重别的哀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梦境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欲曙

江堤阅暗流,漏鼓急残筹。

片月低城堞,稀星转角楼。鹤媒华表上,?鵊柳枝头。

不为来趋府,何因欲曙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清都春霁寄胡三吴十一

蕊珠宫殿经微雨,草树无尘耀眼光。

白日当空天气暖,好风飘树柳阴凉。

蜂怜宿露攒芳久,燕得新泥拂户忙。

时节催年春不住,武陵花谢忆诸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谕子蒙

抚稚君休感,无儿我不伤。

片云离岫远,双燕念巢忙。

大壑谁非水,华星各自光。

但令长有酒,何必谢家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鄂州寓馆严涧宅

凤有高梧鹤有松,偶来江外寄行踪。

花枝满院空啼鸟,尘榻无人忆卧龙。

心想夜闲唯足梦,眼看春尽不相逢。

何时最是思君处,月入斜窗晓寺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