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亡友韩伯举拊缶亭故址抚今追昔得诗六章敢曰招魂亦以当泣(其三)

主鬯依难弟,遗文起后人。

一生唯好客,到死不言贫。

门巷浑如昨,池台倏已新。

青山空满地,痛绝未埋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对亡友韩伯举的深切怀念之作。诗中通过对亡友生前性格、生活态度以及逝世后环境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厚情感和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

首句“主鬯依难弟”,点出亡友韩伯举在生时虽为难弟,却能主持家事,暗示其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接着“遗文起后人”一句,赞扬了韩伯举虽已逝去,但其留下的文字作品仍能激励后来之人,体现了其思想与才华的深远影响。

“一生唯好客,到死不言贫”两句,生动描绘了韩伯举生前的好客性格和不畏贫穷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他热情、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门巷浑如昨,池台倏已新”对比了亡友生前与逝世后环境的变化,一方面强调了亡友在世时的温馨和谐,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青山空满地,痛绝未埋身”则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描写青山依旧、大地空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离世的深切哀痛,以及对亡友未能安息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怀念。诗中既有对亡友品格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617)

张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亡友韩伯举拊缶亭故址抚今追昔得诗六章敢曰招魂亦以当泣(其四)

人欲百身赎,余惭一束刍。

别君如旦夕,邈尔隔山河。

台徙题诗石,林非挂剑柯。

伤心旧游处,双屐畏经过。

形式: 五言律诗

过亡友韩伯举拊缶亭故址抚今追昔得诗六章敢曰招魂亦以当泣(其五)

诸子皆无敌,心期独与君。

风流翻鬼录,魑魅尚人群。

白日徂哀壑,青天哭断云。

西邻今夜笛,莫遣月中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过亡友韩伯举拊缶亭故址抚今追昔得诗六章敢曰招魂亦以当泣(其六)

重过披帷处,因悲易箦初。

亦知须嫁鹜,空欲效鸣驴。

閟帐参书鬼,囊琴卧璧鱼。

自惭簪笔者,犹未奏遗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灵洲寺留题

已识衣冠气,閒过鸥鹭群。

雨鸣当户竹,亭宿渡江云。

倒影孤台直,浮天一水分。

逢僧无别话,扫石坐氤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