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西村耕隐

斯人好文仍好奇,酒酣索赋西村诗。

解衣为君挥翰日,束书正我朝京时。

吁嗟二人本同里,羃羃馀阴接桑梓。

几乘蜡屐蹋春泥,亦棹兰舟泛秋水。

君家实住小屿西,山田日日催耕犁。

草庐年来卧不住,致身却向黄金台。

当时青紫能拾取,清梦只今成栩栩。

故国遥遮天姥云,谪居同听长淮雨。

凤诏新从天上传,君应早晚能归田。

种柳重寻元亮宅,说稼好诵坡翁篇。

锦囊多诗总如玉,更有遗金买黄犊。

扣角无为长夜歌,挂书莫向旁人读。

予知有计不自谋,砚田禾黍无时收。

何得西村一相遇,烂醉白酒黄鸡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与另一位隐士在西村相逢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对文学与田园生活的热爱。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仕途的感慨与对归隐的向往。

首句“斯人好文仍好奇”,点出两位主人公的共同爱好——文学与探索未知。接着,“酒酣索赋西村诗”描绘了他们在饮酒畅谈后,激情创作的情景。随后的几句通过“解衣为君挥翰日,束书正我朝京时”对比了两人不同的生活状态,一位在文墨间挥洒,一位正忙于朝政,体现了对自由与官场的两种不同追求。

“吁嗟二人本同里,羃羃馀阴接桑梓”表达了两人虽身处不同境遇,但根植于同一乡土的情感联系。接下来的“几乘蜡屐蹋春泥,亦棹兰舟泛秋水”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他们踏访山水、享受自然之美的场景。

“君家实住小屿西,山田日日催耕犁”描述了隐士的生活环境,强调了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而“草庐年来卧不住,致身却向黄金台”则反映了文人对官场的向往与对隐逸生活的矛盾心理。

“当时青紫能拾取,清梦只今成栩栩”表达了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回忆与对当前心境的感慨。接下来的“故国遥遮天姥云,谪居同听长淮雨”则进一步深化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凤诏新从天上传,君应早晚能归田”预示了未来可能的归隐,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最后,“种柳重寻元亮宅,说稼好诵坡翁篇”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学的热爱。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选择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文学与田园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2)

戴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应朋来临别索题存耕旧隐图

忆昔百丈岩前游,泊船去登湖上楼。

天清野旷一凝望,锦屏森列当前头。

中见苍厓拔地起,绝怜嘉木连云稠。

䆗窱回溪出僧宇,参差危壑生悬流。

人言此地倘归隐,布衣便欲轻公侯。

茆屋春深薜荔长,石栏路绕丛篁幽。

长镵茯苓静可斸,空林柿叶寒仍收。

回头世事忽如猬,廿年误向红尘里。

不知何日继追寻,每忆此山劳梦寐。

应君示我新画图,开卷中堂起烟雾。

摩挲浓墨思旧经,却似登楼看山处。

君谓松根即故庐,一榻左右俱图书。

沙田水足牛力壮,归耕试论今何如。

形式: 古风

赋竹坡

旁邻异花多绕屋,慢紫妖红眩人目。

如渑美酒花下倾,歌舞朝朝看不足。

君家美竹缘坡生,萧森却似筼筜谷。

骚人墨客争款门,好事日题诗一束。

山阴高致世讵知,旁邻举手休揶揄。

颠风恶雨一夕至,芳菲狼籍成嗟吁。

此君节操祗自如,雪霜纵遇那能欺。

幅巾藜丈久可傍,笔床茶灶长相随。

我记扁舟昔相过,醉向沙头竹根卧。

君时宦游闽海间,竟日孤吟复谁和。

今同远客心欲摧,旧径芜没何时开。

春雨遥知子孙长,秋风不报平安来。

山堂忽闻诏许归,满引竹叶歌竹枝。

到家截取一二管,请君持献伶伦吹,九苞彩凤当来仪。

形式: 古风

赠别乡友陈继善王宗儒及表兄王友谅同赴京议礼

蛰雷初动连月阴,临安客舍春草深。

披衣起踞木榻坐,竟日倒掩柴门吟。

谁能载酒问奇字,敢拟乘兴来山阴。

诸君扣门忽剥啄,何异空谷跫然音。

嗟予托交旧不薄,异县相看客怀恶。

羁离虽幸一身存,问答不知双泪落。

世间几度卜非熊,兵后何人怜屈蠖。

耕锄有梦空涉春,奖勉多君尚如昨。

穷檐寂落风雨俱,君来复别将焉如。

龙飞九五万物睹,紫泥屡下徵贤书。

三千礼乐须制作,奋衣径谒承明庐。

人生穷达那自知,君能论列须及时。

汉室仍传贾董出,虞廷再睹夔龙趋。

书成志得未白首,锦袍相辉印悬肘。

此时题字倘相投,我也沧浪一渔叟。

形式: 古风

送别陈嘉惠

我记昔游章贡台,台前二水相盘回。

登临适与形胜会,放傲却使群公猜。

惟君倾盖即相厚,结交便拟如陈雷。

江上时同夜月棹,花前几共春风杯。

移船一向豫章泊,风物萧疏叹非昨。

络纬愁连孺子亭,梧桐秋满滕王阁。

同游岂无三数公,总为异乡怜寂莫。

君时唱和诗最多,错落骊珠千百索。

江城十月霜叶飞,君先别我趋庭闱。

临岐赠言曾未几,束书我亦东吴归。

始信天涯俱是客,客路闻言转悽恻。

瑶琴古调且须弹,官柳长条折何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