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征蛮

七纵七擒处,君行事可攀。

亦知磨一剑,不独定诸蛮。

树尽低铜柱,潮常沸火山。

名须麟阁上,好去及瓜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边塞行军的壮丽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军事行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人征战异族时的情形与心态。

“七纵七擒处,君行事可攀”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在险恶之地依旧能够开疆拓土、建立功业的赞美。这里,“七纵七擒”形象生动,传递了一种军队严密有序的氛围。

“亦知磨一剑,不独定诸蛮”则透露出诗人对英雄人物不仅能够统御边疆民族,而且还能在内忧外患中保持警觉,时刻准备着手中的剑,以应对各种威胁。这里,“磨一剑”暗示了英雄的坚韧与准备。

“树尽低铜柱,潮常沸火山”两句描绘了一种边塞地貌和战争气氛,"树尽低铜柱"形象化地表达了边疆之地的荒凉与坚固,而"潮常沸火山"则展现出一种激烈冲突的场景,似乎火山的喷发成为了战争激战的一种比喻。

“名须麟阁上,好去及瓜还”这两句表达了对英雄人物功业永垂不朽和个人荣誉的期望。“麟阁”象征着极高的地位,“及瓜还”则传递了一种希望英雄能够凯旋而归的美好愿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边塞战事的壮观场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及其功业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送于兢补阙赴京

乱离吾道在,不觉到清时。

得句下雪岳,送君登玉墀。

冷惊蝉韵断,凉触火云隳。

倘遇南来使,无忘问所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友人下第游边

失意穷边去,孤城值晚春。

黑山霞不赤,白日鬼随人。

角咽胡风紧,沙昏碛月新。

明时至公在,回首莫因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友人之岭外

五岭难为客,君游早晚回。

一囊秋课苦,万里瘴云开。

金柱根应动,风雷舶欲来。

明时好□进,莫滞长卿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友人及第后归台州

得桂为边辟,翩翩颇合宜。

嫖姚留不住,昼锦已归迟。

岛侧花藏虎,湖心浪撼棋。

终期华顶下,共礼渌身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