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散

广陵散,妙哉嵇公其旨深,谁知此是亡国音。

商声慢大宫声微,强臣专命王室卑。

我闻仲达窥天禄,人见飞鸟在晋屋。

子元废芳昭杀髦,常道乡公终荡覆。

义师三自广陵起,功皆不成竟夷戮。

广陵散,宣诛凌。景诛俭,文诛诞。

广陵散,晋室昌,魏室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广陵散》由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通过描绘历史事件与音乐艺术的结合,展现了深刻的历史反思与情感表达。

诗中以“广陵散”这一著名的古琴曲为引子,借以抒发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开篇即点明“妙哉嵇公其旨深”,赞美嵇康创作的《广陵散》深意非凡,却暗含“谁知此是亡国音”的疑问,暗示音乐背后隐藏着国家衰败的命运。接着,诗人通过“商声慢大宫声微”描绘音乐旋律的变化,象征着权力的转移与王室地位的下降,进一步揭示了历史中的权力斗争与王朝更迭。

随后,诗人列举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如司马懿(“我闻仲达窥天禄”)、曹爽(“人见飞鸟在晋屋”)、何晏(“子元废芳昭杀髦”)等,以及相关的政治斗争,如曹髦被废、曹髦之死等,这些事件都与《广陵散》的创作背景紧密相关,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

最后,诗人提到“义师三自广陵起,功皆不成竟夷戮”,指出了在广陵地区三次起义虽有正义之名,但最终都未能成功,导致起义者遭受残酷的镇压。这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也是对命运无常、英雄末路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音乐与历史的交织,不仅展现了《广陵散》的艺术魅力,也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悲剧性和人性的复杂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历史反思价值。

收录诗词(307)

张方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沧浪曲

五湖波浪涵秋空,风烟萧索愁溶溶。

棹扁舟兮长迈,当年则有越相之范公。

乌喙不仁固可恨,文种踟蹰亦已庸。

功大不赏威震主,不去必诛今古同。

周霍中曾殆如线,黥韩竟不保其终。

谁能持此沧浪曲,寄入三湘棹唱中。

形式: 古风

过齐篇

有叟羁穷垂白头,潜神密理同天游。

朝歌鼓刀既屠纣,渭滨垂钩来钓周。

晚遭西伯与同载,首封东海荒营丘。

洋洋大风仅千祀,当年固乃屠钓俦。

世变后有薛公文,馆中多坐倜傥人。

鲁连节重轻丘山,冯驩气高微风云。

丈夫志义绝流俗,岂与层层雏鼠群。

楚汉兴亡事已微,后世倾夺奚足讥。

龙韬豹略苦迂阔,使公复生将安归。

形式: 古风

瑶池宴曲

仙人仙在沧海湄,双毫出耳绿丝垂。

瑶池西赴白云宴,丹山远借青鸾骑。

香云红淡春光染,天风吹旌霞飐飐。

晓过扶桑水一泓,下视中州尘九点。

蟠桃初熟甘露瓜,对持斗柄泛流霞。

妄向秋空举金掌,茂陵衰草令人嗟。

形式: 古风

秋过琴台怀古

周道积衰礼义坏,夫子咏歌沂泗滨。

宓君不齐宰单父,独推深诚仁此民。

弹琴燕坐澹无事,人不忍欺风化淳。

流光逝水二千年,我税征鞍来盘桓。

满屋清风气象古,绕台宿楚霜华寒。

缅怀德音竟谁嗣,挥酒洒空独长叹。

安得长官尽恺悌,编氓父子聊相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