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路花.和吷盦词韵

梅娇乍逗簪,苔密初胜屧。下廊裙带重、微风揭。

无言有意,不许人撩拨。断红生半靥。

蓦地回头,此时教恁抛撇。歌纨啼素,泪染相思箧。

残灰书细字、看看灭。争知恨网,不为春蚕设。

今后从休说。着甚缠绵,尽伊无个销歇。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细腻的情感画面,以梅花和女子的衣饰为载体,展现了女子微妙的心境变化。"梅娇乍逗簪,苔密初胜屧",梅花的娇嫩与女子头上的发簪相映成趣,而苔藓的密集则暗示了环境的幽静,女子的脚步声被苔藓的覆盖所掩盖,显得格外轻盈。

"下廊裙带重、微风揭",女子在廊下行走,裙带因风吹而轻轻飘动,这动态细节透露出她的敏感与矜持。"无言有意,不许人撩拨",她内心情感丰富,却不轻易表露,对周围人的触碰有所保留。

"断红生半靥",女子脸颊上泛起淡淡的红晕,可能是羞涩,也可能是思念之情。"蓦地回头,此时教恁抛撇",突然的回头动作,表达了她对某人或某事的难以割舍。

接下来,"歌纨啼素,泪染相思箧",女子可能在哭泣,泪水浸湿了歌纨(丝质的衣物),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残灰书细字、看看灭",可能是在焚烧信件,字迹在灰烬中逐渐消失,象征着无法挽回的遗憾。

"争知恨网,不为春蚕设",女子的愁绪如同春蚕吐丝,织成了无法逃脱的恨网。"今后从休说",她决定不再提及这些痛苦,但内心的纠结并未因此消解:"着甚缠绵,尽伊无个销歇",她的愁苦无处排解,只能独自承受。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清末近现代初的文笔,细腻地刻画了一个深陷相思之苦的女子形象,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82)

陈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重游沧浪亭

馆梧霜叶秋飞尽,高城雁回初响。

半潦通桥,层烟冠石,吟屐萧萧孤上。寒钟又放。

送天末潮音,替人悲壮。

倚遍危阑,旧游谁共诉心赏。

文章流寓自古,水亭风咏地,空肃遗像。

土木移形,衣冠换目,时事几翻新样。沈吟片晌。

指吴会浮云,晚生千嶂。待语西施,越丝愁细网。

形式:

惜红衣.白石此词日字非韵也,叔问独以为当叶。姑徇其说,重和一首,不足以云勇

短巷冲霜,高楼碍日。暮寒犹力。

系马阊门,垣苔破荒碧。

杯盘送老,都看贱、年光如客。心寂。

歌散酒阑,学禅龛居息。狂花绮陌。

多半残春,随风堕茵藉。零香断梦,众国蚁柯北。

难得美人无恙,重共水沿山历。

莫但悲游事,冷落一江枫色。

形式:

寿楼春.题张彦云娟镜楼图卷子

春之人翩然。记惊鸿顾影,要眇疑仙。

几向微波通问,画屏寻欢。攘皓腕,歌幽兰。

抗和予、旁皇无端。

但镂想灵犀,镌芳丽琬,留照镜中年。

三生事,花如烟。有珠囊旧物,脂谱新编。

最念离鸾光隐,小蛾春寒。心上月,何时圆。

拚艳才、消磨婵娟。便金屋安排,盈盈并肩卿可怜。

形式:

烛影摇红

门掩昏灯,离觞斟酌愁深浅。

城根一夜雨漂花,春老吴娘院。拨尽炉灰坐暖。

数皋桥、羁游影遍。旧人谁证,吟鬓星稀,禅心泥溅。

江上枫青,琵琶还诉天涯怨。

眼前同调已无多,休作寻常看。梦里行云未散。

采江蓠、横塘寄远。清明过了,糁絮光阴,年年萍卷。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