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虎溪萧氏卷子

连山飞来如虎蹲,溪水百折缘山根。

萦回陕旷忽异状,武陵未数桃花源。

大宅谁家住深窈,粉壁纱窗动晴晓。

门前稻麦连纷纷,千畦万畛翻青云。

云深截断樵牧路,车马城中那得闻。

四时高堂会宗族,旨酒肥羔间山蔌。

座中诗礼罗俊贤,楚楚威仪光佩服。

此地移家今几传,但闻朝代忘岁年。

南阶乔木昔人植,如今已上干青天。

从知遗安及孙子,岂独地灵能致此。

后来继者更不忘,更百千年胡可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田园生活画卷。开篇以“连山飞来如虎蹲,溪水百折缘山根”两句,勾勒出山势的雄伟与溪流的曲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壮丽的自然景观。接着,“萦回陕旷忽异状,武陵未数桃花源”两句,将此处景致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相提并论,暗示了其环境的幽美与隐逸之感。

随后,诗人转向对居住于此的家族生活的描写。“大宅谁家住深窈,粉壁纱窗动晴晓”描绘了宅邸的深邃与精致,晨光透过窗户,映照出一片宁静祥和。接着,“门前稻麦连纷纷,千畦万畛翻青云”则展现了农耕的繁忙与丰收的景象,稻麦随风摇曳,如同翻腾的青云,充满生机与活力。

“云深截断樵牧路,车马城中那得闻”两句,通过对比城中与此处的隔绝,强调了这片土地的隐秘与宁静。接下来,“四时高堂会宗族,旨酒肥羔间山蔌”描绘了四季更迭中家族聚会的温馨场景,高堂之上,宗族齐聚一堂,共享佳肴美酒,其乐融融。

“座中诗礼罗俊贤,楚楚威仪光佩服”则进一步展示了家族成员的学识与礼仪之美,他们举止优雅,令人敬佩。最后,“此地移家今几传,但闻朝代忘岁年”表达了对家族传承的感慨,时间流逝,朝代更替,但家族的精神与传统却得以延续。

“南阶乔木昔人植,如今已上干青天”通过描述古老的树木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象征着家族历史的悠久与深厚。最后,“从知遗安及孙子,岂独地灵能致此。后来继者更不忘,更百千年胡可量”表达了对家族未来传承的期许,无论时间如何流转,家族的精神与传统都将被铭记与传承,其影响深远,难以估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家族生活、历史传承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江南地区独特的田园风光与人文精神,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家族传统的深深敬意。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送邓存诚之襄阳

庾公南楼燕新乳,行子辞家春欲暮。

西岸杨花白似银,荡日摇风满江路。

江边汉水转逶迤,南堂鹤发正垂丝。

愿寻甘旨何愁远,欲去临分又复悲。

子有清才出同辈,见者纷纷谁不爱。

擅题绣句锦筵端,能画青山白云外。

我来投分已三春,握手摅情共讨论。

即今相送缘鹦渚,明日相思间鹿门。

鹿门芳草芊绵碧,尚有庞公昔时宅。

池上山翁去不还,江皋神女无遗迹。

经过吊古易徘徊,且莫迟留定蚤来。

红芳照映莱衣舞,好及榴花五月开。

形式: 古风

马孝子诗

孤坟四尺荒郊里,野草苍烟带寒水。

子孙有在在他州,生者无知知者死。

昔时未死语丁宁,定将还葬附先茔。

来寻墓隧失南北,梦见言之真有灵。

上冢无人将百岁,启圹犹存旧题记。

出离客土返乡山,父已申情子终事。

由来至孝动皇天,解发系鞍皆昔传。

文章辉煌久不灭,知尔垂名俱万年。

形式: 古风

送杨翥孝廉归吴中

城中七月犹炎暑,城下归人趁行侣。

十年为客忆东吴,一日辞亲发南楚。

楚江吴江路几多,扬帆处处尽经过。

琵琶亭边有明月,长干门前闻踏歌。

千里苏台在行目,忽度枫桥到乡曲。

顾瞻桑梓杂悲欢,纷引亲朋问寒燠。

吴中归日嘉可游,知君未得久淹留。

晚岁还为越乡叹,他州重有倚门愁。

形式: 古风

别刘宗诚

湖南十月新雁飞,白苇渐高黄橘稀。

兰舟去远复回首,唯见星沙连杳微。

前年作官临海峤,海畔家家说司徼。

一日衔哀返故丘,三春忽尽不迟留。

遥趋北阙朝明主,暂下南楼谢旧游。

此地贤郎独为客,把卷看云几朝夕。

江边迎喜拜亲闱,馆下含情别师席。

临岐牵手重依依,可怜恩义两难违。

春来有使题芳札,想为殷勤报鹤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