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亭雨夜感兴

私录关赴告,求野或有取。

秋兔一寸毫,尽力不易举。

衰迟私自惜,忧畏当谁语。

展转天未明,幽窗响疏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野史亭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深思。诗中的“私录关赴告,求野或有取”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在探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秋兔一寸毫,尽力不易举”则以秋日兔子的一寸毫发,比喻个人力量的微小与努力的不易,暗示了诗人面对复杂世界的无力感。“衰迟私自惜,忧畏当谁语”流露出诗人因年华老去而产生的自我怜惜,以及面对忧虑和恐惧时无人倾诉的孤独感。“展转天未明,幽窗响疏雨”描绘了诗人辗转难眠,直至天明前,窗外稀疏的雨声更添了几分凄凉与沉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知识和情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坚韧意志。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二首(其一)

今古几诗人,扰扰剧毛粟。

吾爱陶与韦,泠然扣冰玉。

大雅久不作,闻韶信忘肉。

求音扣寂寞,一叹动邻屋。

水风清鹤梦,月露洗蝉腹。

白头两遗编,吟唱心自足。

谁为起九原,寒泉荐芳菊。

形式: 古风

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二首(其二)

愚轩具诗眼,论文贵天然。

颇怪今时人,雕镌穷岁年。

君看陶集中,饮酒与归田。

此翁岂作诗,真写胸中天。

天然对雕饰,真膺殊相悬。

乃知时世妆,粉绿徒争妍。

枯淡足自乐,勿为虚名牵。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寄英禅师师时住龙门宝应寺

我本宝应僧,一念堕儒冠。

多生经行地,树老井未眢。

一穷缚两脚,寸步百里难。

空馀中夜梦,浩荡青林端。

故人今何如,念子独轻安。

孤云望不及,冥鸿杳难攀。

前时得君诗,失喜忘朝餐。

想君亦念我,登楼望青山。

山中多诗人,杖屦时往还。

但苦诗作祟,况味同酸寒。

清凉诗最圆,往往似方干。

半年卧床席,疟我疥亦顽。

济甫诗最苦,寸晷不识閒。

倾身营一饱,船上八节滩。

安行诗最工,六马鸣和鸾。

郁郁饥寒忧,惨惨日在颜。

老秦诗最和,平易出深艰。

脱身豺虎丛,白发罹茕鳏。

张侯诗最豪,惊风卷狂澜。

窍繁天和泄,外腴中已乾。

城中崔夫子,老笔郁盘盘。

家无儋石储,气压风骚坛。

我诗有凡骨,欲换无金丹。

呻吟二十年,似欲见一斑。

大笑揶揄生,已复不相宽。

爱君梅花篇,入手如弹丸。

爱君山堂句,深静如幽兰。

诗僧第一代,无愧百年间。

思君复思君,恨不生羽翰。

何时溪上石,清坐两蒲团。

形式: 古风

梦归

虚庭霜夜寒,落叶风自扫。

恍如南窗月,坐失西山道。

长安佳丽地,游子自枯槁。

人生家居乐,学稼苦不早。

衡门眼中见,归意满秋草。

夜长梦已尽,愁绝令人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