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二首(其一)

今古几诗人,扰扰剧毛粟。

吾爱陶与韦,泠然扣冰玉。

大雅久不作,闻韶信忘肉。

求音扣寂寞,一叹动邻屋。

水风清鹤梦,月露洗蝉腹。

白头两遗编,吟唱心自足。

谁为起九原,寒泉荐芳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元好问创作于金末元初时期,名为《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二首(其一)》。元好问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意境著称。

此诗开篇即以“今古几诗人,扰扰剧毛粟”两句,表达了对历代诗人的感慨,指出他们虽多如繁星,但最终都归于平凡,如同微不足道的尘埃。接着,诗人点名了自己所喜爱的两位诗人——陶渊明和韦应物,用“泠然扣冰玉”形容他们的作品如同冰清玉洁,纯净而高雅。

“大雅久不作,闻韶信忘肉”两句,表达了对古代高雅诗歌的怀念,以及对现代诗歌质量下降的忧虑。诗人认为,真正的艺术能够让人忘记物质的欲望,达到心灵的升华。

“求音扣寂寞,一叹动邻屋”描绘了诗人寻求艺术真谛的过程,即使在孤独中也能发出震撼人心的声音。接下来,“水风清鹤梦,月露洗蝉腹”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超脱的氛围,仿佛是心灵的洗涤。

最后,“白头两遗编,吟唱心自足”表达了诗人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热爱,即使年华老去,仍能从中找到满足和快乐。“谁为起九原,寒泉荐芳菊”则寄托了诗人对已逝先贤的敬仰之情,希望后人能继承并发扬他们的精神。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体现了元好问作为一代文豪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二首(其二)

愚轩具诗眼,论文贵天然。

颇怪今时人,雕镌穷岁年。

君看陶集中,饮酒与归田。

此翁岂作诗,真写胸中天。

天然对雕饰,真膺殊相悬。

乃知时世妆,粉绿徒争妍。

枯淡足自乐,勿为虚名牵。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寄英禅师师时住龙门宝应寺

我本宝应僧,一念堕儒冠。

多生经行地,树老井未眢。

一穷缚两脚,寸步百里难。

空馀中夜梦,浩荡青林端。

故人今何如,念子独轻安。

孤云望不及,冥鸿杳难攀。

前时得君诗,失喜忘朝餐。

想君亦念我,登楼望青山。

山中多诗人,杖屦时往还。

但苦诗作祟,况味同酸寒。

清凉诗最圆,往往似方干。

半年卧床席,疟我疥亦顽。

济甫诗最苦,寸晷不识閒。

倾身营一饱,船上八节滩。

安行诗最工,六马鸣和鸾。

郁郁饥寒忧,惨惨日在颜。

老秦诗最和,平易出深艰。

脱身豺虎丛,白发罹茕鳏。

张侯诗最豪,惊风卷狂澜。

窍繁天和泄,外腴中已乾。

城中崔夫子,老笔郁盘盘。

家无儋石储,气压风骚坛。

我诗有凡骨,欲换无金丹。

呻吟二十年,似欲见一斑。

大笑揶揄生,已复不相宽。

爱君梅花篇,入手如弹丸。

爱君山堂句,深静如幽兰。

诗僧第一代,无愧百年间。

思君复思君,恨不生羽翰。

何时溪上石,清坐两蒲团。

形式: 古风

梦归

虚庭霜夜寒,落叶风自扫。

恍如南窗月,坐失西山道。

长安佳丽地,游子自枯槁。

人生家居乐,学稼苦不早。

衡门眼中见,归意满秋草。

夜长梦已尽,愁绝令人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秋蚕

室人筐中无寸缕,一箔秋蚕课诸女。

朝来饲却上马桑,隔簇仍闻竹间雨。

阿容阿璋墨满面,画彻灰城前致语。

上无苍蝇下无鼠,作茧直须如瓮许。

东家追胥守机杼,有桑有税吾犹汝。

官家却少一絇丝,未到打门先自举。

形式: 古风 押[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