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
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
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
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此联描绘了五百里滇池壮丽景色,以磅礴之气展现自然之美。开篇“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即以宏大视角引入,仿佛将读者带入波澜壮阔的自然画卷之中。接着“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一句,通过人物的动作和情感,进一步渲染出对辽阔景色的喜悦之情。
联中巧妙地融入了地理方位的描述,“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滇池周边山脉的形态,赋予自然景观以生命和灵性。同时,通过“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表达了对文人雅士欣赏美景的赞许,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推崇。
接下来的几句“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岛屿、芦苇等自然元素比作女子的发髻和服饰,色彩斑斓,生动展现了滇池的美丽风光。而“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则进一步强调了四季变换中滇池的丰富景象,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联尾部分“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将历史与自然融为一体,引发人们对过往英雄事迹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下英雄的期待。接下来的几句“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列举了历史上滇池周边各朝代的重要事件,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辉煌。
最后,“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表达了对历史功绩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而“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则以宁静的场景收尾,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展现了滇池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尊重,是一幅集自然美、人文美于一体的艺术杰作。
不详
天语悼殊深,方期梯航就道,干羽舞阶,咨策老臣偏叹逝;
公归悲不复,历溯裘带临戎,江湖仗节,知名妇孺尽衔恩。
四十年尽瘁鞠躬,每饭不忘天下计;
廿二省内忧外患,遗章犹系老臣心。
朝廷亦悯孤忠,先生乃独留千古;
天壤自多公论,弟子终莫赞一辞。
不殖生产,不树党援,立身当在三代以上;
能道训典,能安社稷,天下何可一日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