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朝廷亦悯孤忠,先生乃独留千古;
天壤自多公论,弟子终莫赞一辞。
此挽联以沉痛之笔,悼念吴可读先生。上联“朝廷亦悯孤忠”一句,既表达了对吴先生忠诚之心的敬佩,也暗含了对其遭遇的同情与惋惜。接着“先生乃独留千古”,赞扬吴先生虽已离世,但其高尚品德与卓越功绩将永载史册,流传后世。下联“天壤自多公论”则表明世间自有公道,吴先生的德行与贡献终会得到公正评价。最后“弟子终莫赞一辞”表达出吴先生弟子们在面对如此伟大师长时的谦逊与敬畏,他们深知自己的话语难以完全表达对先生的敬仰之情。整联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是对吴可读先生一生的深情缅怀与高度肯定。
不详
清代著名的谏官。光绪年(公元1880年)中为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1893年任福建道监察御史。是支持光绪皇帝为首的主战派,连续上疏六十五道,却因言获罪,被革职发派张家口军台。1899年后,主讲陇西南安书院,在家乡办学,辛亥革命中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总纂《甘肃新通志》(100卷),著《谏垣存稿》、《望云山房诗集》等5部
不殖生产,不树党援,立身当在三代以上;
能道训典,能安社稷,天下何可一日无公。
抗美国苛条,气慑强邻,他年青史留芳,岂止声名驰内外;
成冯公素愿,情殷同志,此际黄泉握手,居然辉映曜初终。
崇封带砺协埙篪,四千年史牒争光,勋望上超卫康叔;
再造河山隆节钺,十九载台星继陨,民生重哭武乡侯。
欧风美雨共文明,为我国开放曙光,虽纪阮裘,尚难比翼;
湘水岳云同黯淡,忾此日追思铎教,较胡曾左,更觉惨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