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宋德器春晚即事五首(其三)

灵明观自己,纠错漫殊途。

睨柱誇完璧,探怀失系珠。

封侯真不愿,作佛尚堪图。

解我无还语,根尘法本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审视自我,改正错误的道路漫长。
自夸手中之璧完好无缺,却在摸索中失落了心爱之珠。
对于封侯之事并无兴趣,即使成佛也值得尝试。
无法解答你的问题,因为世间万物皆由粗陋的根尘和佛法构成。

注释

灵明:清醒的自我意识。
纠错:改正错误。
漫:漫长。
睨柱:自夸或炫耀。
完璧:完整无缺的玉璧。
探怀:摸索衣襟,暗指寻找。
失系珠:失落珍贵的东西。
封侯:古代封赏功臣为侯爵。
作佛:成为佛教徒或成佛。
无还语:无法回答的问题。
根尘:佛教术语,指世俗的欲望和执着。
法本粗:事物的本质粗陋,佛法的基本道理。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个人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诗句,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选择和困惑。开篇“灵明观自己,纠错漫殊途”表明诗人在清醒地审视自己的同时,也感受到内心的迷茫和错误无边。在“睨柱誇完璧,探怀失系珠”中,诗人以“睨柱”比喻自我审视,以“完璧”象征完美之物,但却在寻找丢失的珍珠,这暗示了对精神追求的渴望和现实中的不足。

接着,“封侯真不愿,作佛尚堪图”一句,通过对比封侯(封建贵族)和出家为僧的生活选择,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物质荣华与精神超脱的矛盾。最后,“解我无还语,根尘法本粗”则显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解脱态度,以及对待尘世烦恼的宽容和豁达。

总体来看,这些诗句通过精巧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精神与物质、自我认知与社会期望之间的挣扎。

收录诗词(653)

李流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宋德器春晚即事五首(其二)

久习成衰怯,何方疗阔疏。

柴车穷巷客,贝叶长年书。

每愧沾沾喜,宁甘郁郁居。

蓍神吾未暇,坚意听盈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次韵宋德器春晚即事五首(其一)

室空超众止,理妙契无同。

帘卷半规日,香吹一线风。

草晴唯欲碧,花晚尚能红。

老我閒居兴,清应到小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杨文甫监茶名山新建学桥二首(其二)

赤栏画柱水光中,更爱丰碑笔吐虹。

雾市溟濛鳌闯首,雪花错落马行空。

关门近接俱天险,溪水平流亦海通。

执朴笑渠忧诅者,不知说豫坐收功。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次韵杨文甫监茶名山新建学桥二首(其一)

高栋浮空插万甍,来游谁是鲁诸生。

规模要识鸣弦意,土苴犹消击柱争。

驯垄雉骄佳气象,集林鸮恶好音声。

白头老令能知此,莞尔相撩意未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