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承之秘监出守南阳

繁台十月寒飕飗,置酒共祖南阳侯。

九士一客相献酬,皆言南阳山水幽。

菊泉酿酒不论石,土酥醍醐出肥牛。

使君楼前橘柚古,丞相堂下蒲莲稠。

夜燃蜡炬宾醉舞,春风攲眠百花洲。

各持一觞劝公饮,此行乐矣公何求。

我独倚杖商声讴,此公人间第一流。

方今群贤从法驾,金狨塞路嘶骅骝。

独令此公守一州,临分慷慨泪莫收。

南阳南阳乐复乐,归来归来无久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赵承之秘监即将赴任南阳时的场景与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南阳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以及赵承之与友人的欢聚宴饮。诗人以“繁台十月寒飕飗”开篇,点明时节与地点,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略带寒意的氛围。接着,通过“置酒共祖南阳侯”引出宴会的主题,展现了一幅友人相聚、把酒言欢的画面。

诗中提到的“九士一客相献酬”,不仅体现了宴会的规模与热闹,也暗示了赵承之在南阳的声望与影响力。菊花泉水酿酒、土酥醍醐等细节描绘,既展示了南阳的特产与美食,也增添了宴会的雅致与趣味。使君楼前的橘柚、丞相堂下的蒲莲,更是将南阳的自然景观与历史底蕴融入其中,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丰富。

夜晚的蜡烛、宾客的醉舞、春风中的眠息、百花洲的美景,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欢乐与诗意的场景。诗人通过“各持一觞劝公饮,此行乐矣公何求”表达了对赵承之此行的祝福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不舍。

最后,“我独倚杖商声讴,此公人间第一流”表达了诗人对赵承之的敬佩之情,认为他是世间少有的杰出人物。然而,“方今群贤从法驾,金狨塞路嘶骅骝”却揭示了现实的无奈,众多贤才跟随皇帝出行,而赵承之却只能留守一州,这种对比引发了诗人的感慨与不舍。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离别的哀愁,也有对南阳美好景致的赞美,更有对赵承之个人才华与品德的颂扬,以及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思。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421)

韩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 字:子苍
  • 号:牟阳
  •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 生卒年:1080~1135

相关古诗词

次韵馆中诸公游慈云寺

嘉蔬随客庖,香饭出僧甑。

聊为一饱谋,未暇谈禅病。

二公当代豪,词林气方盛。

五言谨诗律,百罚严酒令。

乐与同舍郎,共此给园净。

想像斜川游,何如舞雩咏。

甘瓜自雍丘,肥芡来新郑。

肴果各有携,笑我室悬磬。

陋质谢不往,实愧琼瑶映。

人生一车足,那须富千乘。

有兴驱短辕,宁辞沮洳径。

及时速行乐,莫待苦脚胫。

炎暑忽已阑,当念时难更。

形式: 古风

饮酒次人韵

浅濑见鱼游,澄潭知鹤没。

疑乘青霞佩,径堕白银阙。

平生探学海,中年悟禅悦。

应须临渺瀰,庶以称超越。

回塘大圆镜,新蒲细于发。

绿扇互低昂,玉颜争秀发。

良辰宴觞豆,炎曦脱巾袜。

荷声过急雨,竹影敷凉月。

缓行蹑芳草,移坐荫深樾。

何当酒拍浮,恣听舟摇兀。

而我方抱铅,上马自腰笏。

叩门不闻呼,造席无乃咄。

讵敢陵崆屼,幸许窥剞劂。

愿公开迷云,令我入理窟。

雄篇出月胁,妙思露天骨。

蹇步那由追,眢井愧先竭。

形式: 古风

荣事堂诗

安阳太守韩公子,晓带鱼符出卿寺。

一朝帝语传人间,转觉公家有荣事。

公家请从忠献论,高牙大册来疏恩。

往时醉白堂中醉,手自列戟留诸孙。

诸孙尽是璠玙器,悃愊无华汉循吏。

大钱方送使君归,竹马争迎细侯至。

公不见大小二郑公,五十年间风化同。

岂如五马来接武,作堂崔嵬刊帝语。

又不见韦家两世侯,父出传舍子入州。

岂如世作本郡守,坐令卓异惊千秋。

安阳遗民识忠献,眼见王孙四封传。

请公静夜占此堂,定有荣光属天半。

形式: 古风

题采菊图(其一)

黄菊有何好,且寄平生怀。

遇酒兴不浅,无酒意亦佳。

此理谁复明,自昔寡所谐。

空馀采菊图,寂寞悬高斋。

形式: 古风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