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国太夫人挽歌

鸾死铅妆歇,人亡锦字空。

悲端若能减,渭水亦应穷。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凤凰死去铅华的装扮也停歇,爱人逝去留下织锦般的文字成空。
如果悲痛能够有所减少,那么渭水也应该有干涸的时候。

注释

鸾:凤凰,常比喻为杰出的人物或美好的爱情。
死:死亡,此处象征着美好事物或人的逝去。
铅妆:古代女性使用的含铅的化妆品,这里指代华丽的装饰或美好的形象。
歇:停止,消失。
人亡:人去世,指心爱的人离世。
锦字:织锦上的文字,常用来形容情书或美好的文辞,这里指遗留下的美好记忆或信物。
悲端:悲痛的源头,此处指的是失去亲人的哀伤。
能:能够。
减:减少,减轻。
渭水:中国陕西省的一条河流,这里用来比喻大量或无穷尽。
亦:也。
应:应该。
穷:尽头,干涸,比喻极度缺乏或终结。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作品,名为《邓国太夫人挽歌》。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切的哀悼和对逝者的怀念。

"鸾死铅妆歇,人亡锦字空。"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场景:美丽的鸾鸟不再歌唱,它那精致的妆容如今只剩下沉睡;而人去世后,那些用锦缎编织的字画也变得毫无意义,为空白。这两种意象都在传达失去后的空虚和美好事物不再的悲哀。

"悲端若能减,渭水亦应穷。" 这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之情:如果悲痛能够减少,那么连渭水(古代河名,以清澈著称)也会因这份深沉的悲哀而变得贫瘠。这不仅是对逝者哀悼的情感表达,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干涸和枯竭。

整体来看,宋之问通过这些意象和比喻,将挽歌中的哀思和悲痛传达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一种深沉、细腻的情感力量。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伤曹娘二首(其一)

可怜冥漠去何之,独立丰茸无见期。

君看水上芙蓉色,恰似生前歌舞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伤曹娘二首(其一)

凤飞楼伎绝,鸾死镜台空。

独怜脂粉气,犹著舞衣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伤曹娘二首(其二)

前溪妙舞今应尽,子夜新歌遂不传。

无复绮罗娇白日,直将珠玉闭黄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则天皇后挽歌

象物行周礼,衣冠集汉都。

谁怜事虞舜,下里泣苍梧。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