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归风白马引嘶声,落日犹看楚客情。
塞口竹缘空戍没,潮头沙拥慢冈成。
松田且欲亲耕种,郡守何偏问姓名。
东道宿程投故栅,依依渔父解相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归乡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归风白马引嘶声"一句,以“归风”作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归心似箭的氛围。“白马”象征着纯洁和高贵,而“嘶声”则传达了马儿在归途中所发出的悲凉鸣叫。
"落日犹看楚客情",诗人在落日余晖中依旧留恋于对故乡的情感。这里的“楚客”暗示着诗人的游子身分,以及他对南方楚地的深厚感情。
"塞口竹缘空戍没,潮头沙拥慢冈成",这两句描写了边塞荒凉的景象。“塞口竹缘”给人一种边疆孤寂的感觉,而“潮头沙拥慢冈成”则是对自然力量在时间长河中塑造地貌的描述。
"松田且欲亲耕种,郡守何偏问姓名",诗人表达了想要回到大自然中亲手耕耘土地的愿望,而“郡守何偏问姓名”则反映出一种对权力干预个人生活的不满和无奈。
"东道宿程投故栅,依依渔父解相迎",诗人选择了一个熟悉的地方作为歇息之地。“东道宿程”表明了诗人的旅途,“投故栅”则是对归乡的渴望。而“依依渔父解相迎”中,“渔父”可能指的是一种亲切的称呼,传达了一种温馨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归属以及简单生活方式的向往。
不详
新田绕屋半春耕,藜杖闲门引客行。
山翠自成微雨色,溪花不隐乱泉声。
渔家远到堪留兴,公府悬知欲厌名。
入夜更宜明月满,双童唤出解吹笙。
溪草落溅溅,鱼飞入稻田。
早寒临洞月,轻素卷帘烟。
䪻帻题新句,蓑衣象古贤。
曙花闲秀色,三十六峰前。
白羽三千驻,萧萧万里行。
出关深汉垒,带月破蕃营。
蔓草河原色,悲笳碎叶声。
欲朝王母殿,前路驻高旌。
不须行借问,为尔话闽中。
海岛阴晴日,江帆来去风。
道游玄度宅,身寄朗陵公。
此别何伤远,如今关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