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汉阳府司训李文辉所寄韵二首(其一)

羡子风标夐出尘,书来深荷托鸿鳞。

暮云春树情何切,明月青尊意独勤。

讲学挑灯黉馆夜,浴沂行乐泮林春。

别来京国劳瞻企,何日高谈许我闻。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亨信对友人李文辉的回赠之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活场景的勾勒,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学问的追求。

首联“羡子风标夐出尘,书来深荷托鸿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高尚品格的钦佩之情,以及收到友人来信时的感激与重视。这里的“风标”指的是人的风度与气质,“夐出尘”形容其超凡脱俗,“书来深荷托鸿鳞”则说明了信件对于诗人的意义重大,如同珍贵的鱼鳞一般。

颔联“暮云春树情何切,明月青尊意独勤”,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傍晚的云彩与春天的树木,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生机,而“情何切”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接着,诗人以“明月青尊”描绘了一幅月下饮酒的画面,通过“意独勤”表达了在相聚之时的欢愉与勤奋,暗示了两人共同追求学问与生活的热情。

颈联“讲学挑灯黉馆夜,浴沂行乐泮林春”,描绘了两人在夜晚挑灯夜读、探讨学问的场景,以及在春天沐浴沂水、在泮林中游玩的欢乐时光。这两句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也展现了友情中的轻松与愉悦。

尾联“别来京国劳瞻企,何日高谈许我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在分别之后,诗人常常思念友人在京城的生活,期盼着未来能再次相聚,共同畅谈学问与人生,共享智慧的盛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与对学问的共同追求,充满了人文关怀与诗意之美。

收录诗词(291)

罗亨信(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汉阳府司训李文辉所寄韵二首(其二)

郡斋幽雅绝纤尘,泮沼春深跃锦鳞。

博士传经能解惑,诸生受业自攻勤。

西窗翠竹含孤节,东阁梅花吐早春。

近日儒官多拔擢,伫看清誉四方闻。

形式: 七言律诗

和同年翟彦荣所赠韵二首(其一)

对策无才愧贾生,多君爱我独心倾。

金台别后劳飞梦,谷郡相逢话旧情。

素志谩期苏赤子,丹心终日恋瑶京。

边庭宁谧狼烟息,一统华夷仰大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同年翟彦荣所赠韵二首(其二)

昔年簪笔侍銮坡,献纳疏慵感愧多。

遐峤播迁怜跋涉,内台超擢沐恩波。

乡居幸托联桑梓,宦达常怀共甲科。

况是金兰交契重,悠悠高谊岂能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癸巳谪交阯过十八滩

几年踪迹仕途间,此日重过十八滩。

怪石槎牙如列戟,湍流迅急似倾盘。

神灵有感能相护,心事无私险自安。

遥望九重犹咫尺,秋高应拟泛舟还。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