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野亭竹鹤诗韵(其一)

谁染玄裳谁与裁,渭川谁种复谁开。

因时箨落惊风舞,瞑趁林空踏月来。

鸣向中天鳷鹊观,飞依南郭凤凰台。

坡公更续云龙记,谁道文星逼上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以竹鹤为主题,描绘了竹子与鹤在自然中的和谐共生,以及它们所象征的高洁与超脱。首联“谁染玄裳谁与裁,渭川谁种复谁开”以设问的形式,引出竹子的生长环境与独特之色,暗示竹子的自然生长与不凡气质。颔联“因时箨落惊风舞,瞑趁林空踏月来”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竹子随风摇曳的姿态,以及鹤在月夜下的优雅行动,营造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颈联“鸣向中天鳷鹊观,飞依南郭凤凰台”运用了典故,将竹鹤的形象与历史上的名胜古迹相联系,进一步提升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竹鹤高雅品格的赞美。尾联“坡公更续云龙记,谁道文星逼上台”则以宋代文学家苏轼(坡公)为例,暗含了对竹鹤形象的文学传承与精神追求,最后以反问句式收尾,强调了竹鹤不仅在自然中独树一帜,也在文化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鹤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高洁品质的颂扬和对文化传统的尊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240)

罗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刘野亭竹鹤诗韵(其二)

肉食于公旧减裁,鹤笼新向竹边开。

细思馋守胸中饫,却讶坡仙梦里来。

岂为雌雄谐律吕,要多清逸壮楼台。

阳春白雪须追步,莫待归当第几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续和野亭竹鹤诗

笼闭笼开任主裁,主如怜鹤可长开。

肯容俗客调飞舞,许借仙人骑往来。

曾对凤鸣栖在竹,定因子和立当台。

赤睛可是能人语,我欲从之问斗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泾川观音岩韵

此生此日此冯轩,惊见银山大浪翻。

石窟定僧如鬼瘦,斗崖悬树与猿攀。

风雷半夜鲸鲵吼,霜露满天鸳鹤喧。

面面云中千岫出,若为龙象筑长垣。

形式: 七言律诗

再和泾川游观音山韵

洞门禹凿故轩轩,诧讶迟回踏石翻。

形胜坐呼僧问得,险巇一任骊扶攀。

江澄灯影虚明灭,泉作蝇鸣乍寂喧。

又说下方蛟蜃恶,怒时壅水到城垣。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