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暄

不是羲和德泽流,寒乡何处觅温柔。

绝怜天上黄绵袄,大胜人间紫绮裘。

旋挟胡麻随景转,更携书卷与閒谋。

天和妙处谁能会,欲献君王却自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不是羲和的恩惠普照,寒冷之地哪里能寻得温暖?
特别怜爱那天空中的黄色棉衣,胜过人间华丽的紫色皮袍。
它迅速地带着芝麻随着景色变换,又携带着书籍与闲暇共谋时光。
自然的和谐美妙,又有谁能真正领悟?我想向君王献上,却又感到羞愧。

注释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女神,象征温暖和光明。
寒乡:寒冷的地区,这里指气候恶劣的地方。
黄绵袄:比喻天空中的云彩,因其颜色而显得温暖。
紫绮裘:紫色的华丽皮袍,象征富贵和奢华。
胡麻:芝麻,这里可能指云朵或自然景象。
书卷:泛指书籍,代表知识和文化。
天和:自然的和谐。
羞:此处指诗人因觉得自己无法完全表达这种美而感到谦虚。

鉴赏

这首诗名为《负暄》,作者是宋代诗人姜特立。诗中以羲和的德泽比喻温暖的阳光,表达了对寒冷北方的渴望。诗人感叹在严寒之地难以寻得人间的温情,将天上的黄绵袄(可能指太阳的温暖)与人间的紫绮裘(华美的衣物)进行对比,突显了自然之暖的珍贵。接着,诗人写到欣赏自然变化中的胡麻随风摇曳,以及带着书卷悠闲度日的乐趣。最后,诗人揭示出对这种天赐之乐的理解和欣赏,却又因为这份来自大自然的恩惠而感到羞愧,似乎觉得自己无功受禄,不敢轻易献给君王。整首诗寓言深刻,展现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896)

姜特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 字:邦杰
  • 籍贯:浙江丽水

相关古诗词

过行在宿詹塘

三十年间倦路岐,今朝犹自羡轻肥。

敝舆冲雨方行役,朴论干时未息机。

日暮肠枵聊命酒,夜寒衾薄旋牵衣。

一廛三径何时遂,且待相如驷马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余有仲子之戚九日亲故携酒访我于梅山之上因咏昔人诗人情皆向菊天意欲摧兰之句不觉凄然有感遂易一字足成篇

九日上梅山,愁心卒未安。

人情皆向菊,天意独摧兰。

管女不及嫁,莱衣空自寒。

牛山多感慨,把酒泪阑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别枢相

未冠鸡窗友,于今鹤发翁。

功名各自致,齿发略相同。

欲去情怀恶,临分礼意隆。

百年才一瞬,无惜寄诗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呈方叔

聱牙落魄一閒官,职事何尝见一斑。

不是论松须说剑,若非寻壑即观山。

閒看落叶随风去,冷笑奔云送雨还。

更有刘岩杨处士,伴渠痴坐老花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