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山十景(其七)太子玄关

菡萏亭亭倒影摩,淩空忽透枕中符。

崆峒无迹潜翻岛,阆苑有天常在壶。

影入循环双窍迥,座归呼吸一身孤。

从兹脱尽人间滓,两腋风生骨欲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徐宏祖的《鸡山十景(其七)太子玄关》描绘了一幅神秘而清幽的画面。首句“菡萏亭亭倒影摩”,以荷花(菡萏)的倒影与水面相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水边亭台的静美。次句“凌空忽透枕中符”,暗示着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或梦境穿越了现实与幻境的界限。

第三句“崆峒无迹潜翻岛”,运用神话中的崆峒山意象,描绘了一种虚无缥缈、难以捉摸的空间变换。第四句“阆苑有天常在壶”则借阆苑仙境,表达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永恒与宁静,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在小小的壶中得以包容。

第五句“影入循环双窍迥”,通过光影的循环流动,表现出空间的深远和心境的开阔。第六句“座归呼吸一身孤”,强调了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孤独与自我觉醒。

最后两句“从兹脱尽人间滓,两腋风生骨欲苏”,表达了诗人在此情境中洗尽尘俗,身心得到净化,仿佛能感受到风的轻拂,骨骼都为之舒展,寓意着精神上的新生与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富有想象力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超然的境界,体现了徐宏祖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34)

徐宏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鸡山十景(其八)罗汉绝壁

列景标霞景色酣,莫将枯寂觑云岚。

面来绝壁云常定,放出重峦石共参。

枝借翠微栖各一,水供香积献分三。

藏头换骨形何幻,崖霭层层露法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鸡山十景(其九)放光瑞影

灵区回合转祥轮,五色氤氲法界新。

透却尘关空即色,翻成宝相影皆真。

蜃楼非海谁嘘气,玉镜中天独摄身。

转觉一山凡草木,含晖濯影遍精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鸡山十景.浮屠绾胜两首之一(其十)

阿育当年愿力雄,万山深处露神功。

诸天环向尖皆合,一柱孤撑建正中。

胜压鳌峰仙锁钥,光摇鹫岭玉芙蓉。

峰头王母如相过,长剑崆峒此又逢。

形式: 七言律诗

鸡山十景.浮屠绾胜两首之二(其十一)

谁将手影布神通,仙掌淩空结构重。

震旦名山膺九锡,巽门文笔插双峰。

翠微四壁开生面,金粟三天现法容。

漫向慈恩誇做赋,滇南此日壮登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