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六籍无孔孟,诸子竞为书。
班马雄两汉,韩柳后驰驱。
斯文虽未丧,元气久已殊。
云胡后来者,每变日下趋。
靡然事华藻,琐甚雕虫鱼。
杳眇乱人耳,黄钟委路衢。
时无欧阳子,谁为扫其芜。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辛亥感兴六首(其一)》表达了对古代学术风气的感慨。诗中提到“六籍无孔孟”,暗示儒家经典在当时可能不如其他学说流行;“诸子竞为书”则描绘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接着,诗人赞扬了班固和司马迁(班马)在两汉时期的雄浑成就,以及韩愈和柳宗元(韩柳)的后续贡献。
然而,诗人忧虑的是,尽管文化传统尚未丧失,但精神实质(元气)已经发生了变化,后世学者趋于追求华丽的辞藻(华藻),过于琐碎,如同雕虫小技(琐甚雕虫鱼),失去了宏大深远的意蕴(杳眇乱人耳)。他以黄钟喻指高雅的学问,感叹这些被忽视,如同弃置于路边(黄钟委路衢)。
最后,诗人呼唤如欧阳修这样的大家出现,以扫除当时的浮夸之风,回归淳朴的学术研究(时无欧阳子,谁为扫其芜)。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学术风气败坏的忧虑,以及对传统价值的坚守。
不详
秦皇肆吞噬,王白亦雄哉。
汉祖仗黄钺,韩彭后先来。
仁暴虽异趋,戡定各奇才。
悠悠千载下,文胜武略颓。
貔貅百万辈,孰是长城材。
虎卧不脱爪,天行不废雷。
干羽格有苗,兹运久未回。
大运日颓下,皇风返无期。
区区二三子,乘时各扬眉。
声名动京阙,举世钦所为。
吾观古人作,举措不如兹。
悠悠叹升沉,我独伤此时。
汉王仗三尺,陆贾陈诗书。
齐客工弹瑟,其王乃好竽。
为业非不精,凿枘将焉如。
入水须操舟,陆行须驾车。
君看屠龙手,终年不食鱼。
仲淹归乡闾,荣光照江东。
散帛分族人,府藏一时空。
明年买义庄,倾橐无吝容。
向来西山下,平田正春农。
老稚各欣欣,乡里自成风。
仰止慕芳躅,咄嗟吾道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