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木门早行》由宋代诗人冯山所作,描绘了清晨在木门附近行进的景象与感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
首句“白虎前峰数尺高”,以“白虎”象征山峰,形象地描绘出前方山峰的轮廓,虽不高却给人以挺拔之感。接着“露华萧飒满征袍”,通过露水的清冷与旅人衣袍的沾湿,营造出清晨行进时的清新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
“只知眼底簿书静,岂意山中车马劳。”这两句对比鲜明,前一句描述了诗人专注于眼前的文书工作,内心的宁静;后一句则想象自己身处山中,想象着车马劳顿的场景,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状态的对比思考。
“石夹雨馀重按辔,草间风动几横刀。”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行进途中的自然景观。雨后的石头路面上,诗人缓缓前行,谨慎地控制着马匹的速度;而草间的微风吹动,仿佛是远处传来的刀光剑影,增添了旅途的神秘与紧张感。
最后,“通途闻说无多地,踊跃身轻意气豪。”诗人感慨于道路的狭窄,但内心却充满了跃跃欲试的豪情,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依然保持乐观与勇敢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