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粹中韵各赋牡丹梅花(其一)

曾倚沉香作好妆,竹篱茅屋肯深藏。

天寒翠袖留空谷,岁晚长眉闭上阳。

投辖尚能来好事,着鞭应恐并馀芳。

广平赋罢诗肩瘦,不为梅花恼石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再用粹中韵各赋牡丹梅花(其一)》。从词语和意境来看,这是一首描写女性美丽与淡雅生活情景的诗句。

"曾倚沉香作好妆,竹篁茅屋肯深藏。"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竹围茅屋中精心打扮的情形。"沉香"指的是一种芳香的木材,这里用来比喻女子的化妆品;"好妆"则是指精美的装扮。"竹篁茅屋"给人以隐逸之感,"肯深藏"则表达了女子生活的幽静与内敛。

"天寒翠袖留空谷,岁晚长眉闭上阳。"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秋冬景象与女性形象交融的情境。"天寒"指的是季节的转换;"翠袖"则是对女子衣袖的描写,通过"留空谷"表达了女子在冷清中仍旧保持着生机与活力。"岁晚长眉闭上阳"则是说女子到了年纪较大的时候,依然保持着美丽的形象和淡雅的生活态度。

"投辖尚能来好事,着鞭应恐并馀芳。" 这两句似乎在表达一种期待与担忧交织的情感。"投辖"意味着向某个方向倾斜或投向;"尚能来好事"则是对未来美好事情的期待。"着鞭应恐并馀芳"中,"着鞭"指的是骑马之人手中的马鞭;"应恐"表达了一种担心的心情,而"并馀芳"则可能是在形容马的装饰或者是路上的花香。

"广平赋罢诗肩瘦,不为梅花恼石肠。" 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在创作之后的感慨和对生活态度的表达。"广平赋"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文体或者是创作状态;"罢"意味着结束或停止;"诗肩瘦"形容诗人的身体可能因为劳累而变得消瘦。"不为梅花恼石肠"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以梅花为代表)和内心世界的平静态度,"石肠"在这里或许是比喻着坚硬无情,但同时也包含了不易被外界干扰的意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淡雅脱俗的生活美学,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再游龙潭

密雾开深径,幽奇得重行。

水光沉树色,人语乱泉声。

仙去山容寂,龙游雨阵轻。

谁能筑云室,千古共凄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刘根道院

仙去久不返,遗宫仍倚嵩。

终疑白云屋,犹隐绿毛翁。

山晓水聚树,秋深霜影空。

它年结庐地,千古想真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同苏阮二公晚春游西溪(其二)

唤客班荆杂乱言,雀罗成日罢张门。

自缘贫病无过辙,可是疏慵不出村。

阮子何人对青白,韦郎几日寄寒温。

北枝留得瑶香在,更约文尊此地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同苏阮二公晚春游西溪(其一)

力破愁城觅醉乡,苏凫阮屐共行藏。

解吟疏影思和靖,忍见夭红似洛阳。

禅客缓催梅子熟,骚人正咏牡丹芳。

酬花但促传杯手,冰炭君休置我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