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欧阳牧之题竹二首(其二)

此君吾所爱,一见心神融。

由来律吕声,出自空洞中。

岁寒凛无恙,叶叶皆清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竹子的高洁与坚韧。诗人以“此君”称呼竹子,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之情。诗中提到竹子的声音源自于自然界的空洞之中,暗示竹子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在描述竹子的品格时,诗人强调了竹子在严冬中的挺拔不屈,以及其叶片所散发出的清风般的气质,象征着竹子的高雅与纯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竹子作为君子形象的象征意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收录诗词(510)

罗钦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窗为曾如周赋

栽竹已满林,滋兰欲盈畹。

爱此东窗幽,不换金门显。

明月透轻纱,高枕便息偃。

遥山上红日,四壁晴光晅。

庭閒燕雀驯,境静轮蹄远。

春风和且柔,芳草齐如剪。

举世慕登仙,金丹期九转。

却恐金丹成,蓬莱水清浅。

何似窗中人,世累渐消遣。

瑶琴时一弄,尊酒自洗腆。

我居枕西冈,有轩亦东展。

虽勤待旦心,梦见周公鲜。

北望多浮云,南观叠层巘。

啸傲得此生,兹言庶同践。

形式: 古风

慎轩为萧蒙绅赋

开轩面南山,山光浮几褥。

高人时往来,幽花晚芬馥。

虽馀润屋资,不作守钱俗。

理学二三编,自抄还自读。

因思两大贤,皆云慎其独。

爰以慎名轩,大书常在目。

从知一念微,终若秋阳暴。

毫发分公私,天渊异荣辱。

兢兢如捧盈,洞洞如执玉。

敢萌机变心,况举横行足。

芳誉蔼当年,清风振乔木。

允副交游期,亦萃家庭福。

柱史明知人,其言固可覆。

何时一樽酒,为子歌淇澳。

形式: 古风

次韵同年郑宪长舟行书事

药裹正关心,凝尘满瑶瑟。

忽枉故人书,顿愈无妄疾。

长篇屡沈吟,首得防尾失。

风波固云恶,高天自行日。

那知汹涌时,不有龟龙出。

吾命乃在天,颠顿亦奚恤。

侃侃开笑谈,底柱屹中立。

虽然西江水,未容一日吸。

顾此济川舟,何方不可适。

终风徒尔为,行云靡留迹。

大哉天壤间,自生还自息。

此意当谁知,吾目为君拭。

君吾榜中英,常情讵能测。

激扬肃官箴,钻仰希圣域。

变化阴且阳,居然守无极。

应悲行险徒,终年长戚戚。

形式: 古风

挽兴化陆子贤举人

平生春秋学,字字经推寻。

跃如果何物,昭哉素王心。

兴贤诏屡下,丛棘围冠襟。

文章岂不美,谁辨沙中金。

俛首充岁赋,远韵无悲吟。

瑶京日华紫,璧水春流深。

仰止琼台翁,一旦逢知音。

骅骝鸣向乐,万马立皆瘖。

价增终有合,天定讵难谌。

光华京兆榜,魁名动儒林。

庶几日千里,如何中陆沈。

凄凉淮海畔,风物莽萧森。

浮生孰为久,大节人所钦。

庭闱怀婉婉,襟度想愔愔。

遗劳析薪在,负荷诸孤任。

显扬会有日,鼎荐宜居歆。

旻天多雨露,楸梧郁繁阴。

怀贤良自苦,怅望空遥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