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夜醮

万条银烛间灵旗,一片清香匝玉墀。

羽帐星辰来不觉,仙坛冠帔立多时。

红桃裛露风初细,白鹤迎云月渐迟。

试托东皇问萧史,凤箫应许借人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无数银色蜡烛照耀着灵旗,满庭都是芬芳的清香环绕。
在星辉羽帐中,我们不知不觉已来到仙坛,身披法衣的仙人们静立良久。
红色桃花沾着露水,微风轻拂;白鹤在云间慢行,月光渐暗。
试着请东皇询问古代的音乐家萧史,能否借我那凤箫吹奏一曲。

注释

灵旗:象征军魂或祭坛上的旗帜。
玉墀:指宫殿的台阶,这里形容神圣之地。
羽帐:用羽毛装饰的帷帐,常用于形容仙境。
仙坛冠帔:仙人的法坛和服饰,象征神秘与神圣。
裛露:沾湿露水。
凤箫:传说中的仙乐乐器,象征高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夏竦的《观夜醮》,描绘了一幅夜晚道教仪式的壮观画面。首句“万条银烛间灵旗”形象地展现了众多明亮的蜡烛围绕着神圣的灵旗,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次句“一片清香匝玉墀”则通过缭绕的香气,进一步渲染了祭祀场所的神圣和洁净。

“羽帐星辰来不觉,仙坛冠帔立多时”两句,写出了仪式进行中,仿佛连星辰都降临,仙人们身着华丽的法衣,静静地站立,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接下来,“红桃裛露风初细,白鹤迎云月渐迟”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仪式的和谐交融,红桃带露,微风轻拂,白鹤在月光下缓缓飞舞,增添了神秘而宁静的气氛。

最后,诗人以“试托东皇问萧史,凤箫应许借人吹”作结,表达了对音乐的向往和对神仙世界的想象,希望得到仙人的许可,借用那象征吉祥的凤箫,寓意着对美好和谐生活的追求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道教仪式的神秘与庄重,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是一首富有韵味的咏史抒怀之作。

收录诗词(295)

夏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

  • 字:子乔
  • 籍贯: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
  • 生卒年:985—1051年

相关古诗词

初夏有作

玉琯葭灰昨夜吹,日华光暖向阳枝。

东君乱点丹青笔,真宰忙挥造化椎。

红日暗长人不觉,好花偷发蝶先知。

后园无限桃兼李,留待新恩得意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吴中怀古

览古长江上,明时起叹嗟。

水流吴国苑,花入野人家。

夜气销龙剑,秋星见客槎。

凄凉馆娃树,西日映平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灵溪

剡东溪溜合,一派贯天台。

白鸟蒙滩下,青山倚岸回。

波心晴景动,渡口晚烟开。

咫尺通沧海,千帆自去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赤城

丹壁排空叠綵虹,上真应此驻灵踪。

烟沉晓日明孤顶,云破馀霞出半峰。

岩下法师曾伏虎,洞中仙客屡投龙。

他年翠盖东巡狩,玉牒终须受大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