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薄福住山,百无所取。何以表勤,惟诚为主。
祈晴便得晴,祈雨便得雨。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绍昙的作品,名为《偈颂一百零四首》中的第五十七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对自然界的谦卑和诚心。"薄福住山,百无所取",描绘了这位僧人看似清贫简朴的生活,但内心却富足,不求物质上的索取。"何以表勤,惟诚为主",强调了他通过真诚的心意来表达自己的勤劳和虔诚。
接下来的两句"祈晴便得晴,祈雨便得雨",则展现了僧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他的祈祷仿佛能感动天地,得到自然的回应。这不仅是对佛法感应的信仰,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顺应与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佛教的修行理念,即通过内心的真诚和对自然的尊重,达到与宇宙合一的境地。
不详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锦镜浓妆十样花,练拖寒瀑挂苍崖。
无宾主句全机露,见得分明眼著砂。
依亡妙尽,犹隔天涯。
夺取黄梅无底钵,且教卢老去担柴。
松顶雪簪花,山头云裹帽。
呼唤贺元正,粲发溪声笑。一不成单,二无两个。
漏泄元元化母机,春风未必能包裹。
地上翻瓢,眉间挂剑。古道虽微,恶声难掩。
穷则通,通则变。
倒跨杨岐三脚驴,踏破山前祖父田园,一片两片,四五六七片。
五十三年行脚,走遍天涯海角。
早知唐丧光阴,悔不闭门独活。
古松下苔石憨眠,野溪边筇枝倒卓。
幽鸟啼春水奏流,凑成一曲村田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