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相师王蒙泉

王君善相多奇中,说好誇奇无刺风。

巳将幻化等虚空,问寿几何持底用。

遭时乏才偶致位,处非其宜常自讼。

词林每愧文字拙,玉带却怜腰胯重。

身归闾里困衰疾,心恋阙庭形夜梦。

端如老骥欹欲倒,骏骨虽存难受鞚。

清溪如玉绕屋庐,个个渔舟时看弄。

且将闲散乐馀生,岂望残年给残俸。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赠相师王蒙泉》由元代诗人赵孟頫所作,通过对相师王蒙泉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与生活态度。

首句“王君善相多奇中”,赞扬了王蒙泉相术之高明,能洞察人心,准确预测。接着“说好誇奇无刺风”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王蒙泉在赞美他人时的真诚与恰到好处,没有丝毫的虚伪或过誉。

“巳将幻化等虚空,问寿几何持底用”两句,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认为世事如梦幻泡影,寿命长短无从把握,暗示了对现实的淡泊与超脱。

“遭时乏才偶致位,处非其宜常自讼”揭示了王蒙泉虽因时势而得高位,但并不适合于此,内心时常自责,体现了其对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位置的追求。

“词林每愧文字拙,玉带却怜腰胯重”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王蒙泉对自己文学才能的谦逊以及对官位的轻视,更显其人格的高尚与淡泊名利的态度。

“身归闾里困衰疾,心恋阙庭形夜梦”描绘了王蒙泉晚年归隐乡间,身体多病,但仍心系朝廷,夜不能寐,表现了其对国家的忠诚与眷恋。

“端如老骥欹欲倒,骏骨虽存难受鞚”以老马比喻王蒙泉,即使身体衰弱,但内心仍怀有壮志未酬的豪情,不愿被束缚。

“清溪如玉绕屋庐,个个渔舟时看弄”描绘了王蒙泉居住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最后,“且将闲散乐馀生,岂望残年给残俸”表达了王蒙泉对晚年生活的乐观态度,不求富贵,只愿享受闲适的余生,体现了其豁达的人生观。

整首诗通过对王蒙泉形象的刻画,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深邃的思想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549)

赵孟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一。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 字:子昂
  • 号:松雪
  • 籍贯:松雪道
  • 生卒年:1254—1322

相关古诗词

雪后同子俊游何山次韵四首(其一)

同是清閒客,俱为放浪游。

晴山依雪壮,野水带冰流。

风急松杉乱,年登荠麦收。

生涯虽未老,吾欲觅菟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雪后同子俊游何山次韵四首(其二)

步履行危磴,凭阑得妙峰。

鸟飞迷故道,人去想遗踪。

掩冉风前竹,支离涧底松。

山僧饭不足,不是忘鸣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重游弁山(其一)

出郭闻莺语,穿林散马蹄。

涧松何郁郁,春草又萋萋。

白石那堪煮,丹厓倘可梯。

平生爱高兴,只合此幽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秋夜

草蔓行多露,虫声报早秋。

明河斜未转,大火巳西流。

欲作传杯饮,谁能秉烛游。

清晨拂鞍马,适野拟消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