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山寺

吏部何缘到海涯,耽奇还此问三车。

忽看坞里长生木,遥忆尊前顷刻花。

瘗镜山头淹日月,留衣亭子驻烟霞。

千秋远地谁堪话,玉峡溪边有汉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灵山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历史文化的追思。

首联“吏部何缘到海涯,耽奇还此问三车”中,“吏部”可能是指官职,此处或暗喻诗人身份,他为何来到这遥远的海边,或许是为了寻求奇遇。“三车”可能指古代的交通工具,这里借以表达探索未知世界的决心和好奇心。整句透露出一种探寻未知、追求奇观的冒险精神。

颔联“忽看坞里长生木,遥忆尊前顷刻花”描绘了诗人偶遇的自然景观。坞里生长着长生木,象征着生命的永恒与不朽;而遥想在尊前的瞬间之花,则可能是对美好时光的短暂与珍贵的感慨。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生命力的顽强与人类情感的细腻。

颈联“瘗镜山头淹日月,留衣亭子驻烟霞”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时间的思考。瘗镜山头,可能是指山上有埋藏的古镜,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流逝;留衣亭子则可能寓意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珍惜。这两句通过山、镜、亭、烟霞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时空交错、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意境。

尾联“千秋远地谁堪话,玉峡溪边有汉槎”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向往。千秋远地,意味着时间的久远与空间的辽阔;玉峡溪边的汉槎,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的船只,象征着跨越时空的探索与交流。整句传达出诗人渴望与历史对话,寻找心灵归宿的情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以及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9)

吴仕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文马碣

神皋苜蓿正萧萧,文相飞黄不可招。

腾雾夜过峰顶月,嘶风晓逐海门潮。

归心万里魂犹在,裹革千秋恨不消。

却怪龙须终莫挽,何劳疋练禁刍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舌镜塔

独往神安托,相怜舌尚存。

个中身毒镜,永夜照孤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馆振芳堂留题

开春欣适馆,首夏复招寻。

花气旋通座,蝉声并入琴。

奇芳看竞爽,古调属希音。

他日重游处,应团玉树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潮阳八景(其一)麻田紫气

金沟沟外种麻田,辟谷仙方自可传。

莫道借车游已远,长瞻紫气在南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