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正民所作的《寄闻人茂德(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与对友情的珍惜之情。
首联“未捐辛苦读书灯,老矣犹怀伯业能”,诗人以“读书灯”象征求知的艰辛过程,即便到了老年,仍怀揣着对学问的热爱与追求,不言放弃。这里流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颔联“齐国吹竽吾独否,荆山泣玉恨难胜”,运用典故,以“齐国吹竽”比喻众人随波逐流,而“荆山泣玉”则表达个人坚守自我,不为世俗所动的决心。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自己在追求真理和理想时的独特立场和坚定信念。
颈联“满籯自足传儿子,堆案何劳谢友朋”,诗人表示自己积累的知识财富足以传承给后代,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之情,认为无需过多言语表达谢意,因为友谊本身就是最珍贵的财富。这体现了诗人对家庭传承和友情的重视。
尾联“已注虫鱼穷窈眇,却游溟海看鹍鹏”,“虫鱼”在这里指文字、学问,“穷窈眇”形容深入研究,探索学问的奥秘。“溟海”和“鹍鹏”则是广阔的天地和高远的理想境界。这一联表达了诗人不仅在学问上追求深入,更渴望在精神层面达到更高的境界,如同翱翔于大海之上的鹍鹏,自由自在,志存高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深邃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