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正民在苕溪泛舟的生活情景,充满了淡泊宁静的田园气息。首句“二年宴坐縠溪滨”,点明了诗人在此地已居住两年,以“宴坐”形容其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暗示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享受与满足。接着,“廷尉门前鸟雀驯”一句,通过鸟雀驯服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和谐与宁静。
“问舍求田将欲老,畜鸡种黍孰为邻”两句,表达了诗人即将老去,希望在田园生活中度过余生的心愿。他想要在田间养鸡种黍,寻找邻居,过上一种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乡村生活。这种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某种逃避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曾遭太仆兴谗口,粗胜漳江抱病身”两句,透露出诗人过去可能遭遇的不公与挫折,但如今在苕溪边的生活让他感到宽慰。这里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的不幸与现在的平静幸福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珍惜与满足。
最后,“暂泛扁舟苕霅去,鳜鲈聊醉五湖春”两句,描绘了诗人暂时离开尘嚣,泛舟于苕霅之间,享受着鳜鱼和鲈鱼带来的美食,以及五湖春色的美好时光。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出游,更是一种心灵的解脱与释放,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淡泊名利、向往田园生活的态度,以及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