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寒食

行装迢递转孤城,一路閒吟缓客程。

泼火雨晴饧粥冷,落花风暖笋舆轻。

感时已悟庄生梦,遗俗空怀介子情。

只有啼鹃解人意,平芜漠漠两三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臻的《途中寒食》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遥远孤城间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

首句“行装迢递转孤城”,开篇即点明了旅程的孤独与漫长,行囊在远方的孤城中缓缓移动,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接着,“一路闲吟缓客程”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悠闲与从容,诗人以吟唱的方式消磨时间,让行程变得不那么单调。

“泼火雨晴饧粥冷,落花风暖笋舆轻”两句,通过雨后初晴、饧粥变冷、落花飘零、春风和煦、竹轿轻盈的画面,生动地描绘了春日旅途的景象。雨后的清新与凉爽,与之后的温暖和煦形成对比,表现出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同时,饧粥的冷与落花的轻,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旅途的短暂。

“感时已悟庄生梦,遗俗空怀介子情”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和世事的深刻感悟。庄生梦蝶的故事寓意人生如梦,而介子推的典故则寄托了诗人对传统道德的怀念。这两句既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最后,“只有啼鹃解人意,平芜漠漠两三声”以啼鹃的叫声作为收尾,赋予了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它们仿佛理解诗人的思绪,在广阔的田野上发出两三声啼鸣。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深化了主题,让人感受到旅途中的孤独与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途中寒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在旅途中寻求心灵寄托的过程。

收录诗词(199)

马臻(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虚中。宋亡后学道,受业于褚伯秀之门,曾隐于西湖之滨

  • 字:志道
  • 籍贯:钱塘(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54——?

相关古诗词

吴中

故乡别久语音讹,喜听吴音入棹歌。

万里归来心未稳,夜阑犹梦过关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西湖晚思

日落湖水黑,众山生远尘。

船回载酒客,楼倚独吟人。

老态多思旧,时情只贵新。

篱边古梅树,开谢几年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拜墓

一别松楸又一年,归来拜扫一茫然。

老乌下竹窥盘饤,稚子攀松挂纸钱。

心断野花春色里,愁生杜宇夕阳边。

东风不管流年事,只向西湖送管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野外

野外萧条景更佳,牧童将犊卧晴沙。

白鸥长绕分鱼市,红杏深藏卖酒家。

倦向客程添懊恼,老看春事厌纷哗。

田翁也学青门隐,料理荒畦自种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