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书感(其一)

年几八十复何求,寡过无能问自羞。

朋友邀吾行善事,前愆可改免忧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除夕书感(其一)》由清代诗人杨士芳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首句“年几八十复何求”,诗人以八十高龄自述,似乎在说,到了这个年纪,还有什么值得追求的呢?这句透露出一种对生命晚期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总结。

次句“寡过无能问自羞”,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自身行为的反思。他提到自己很少犯错,但即便如此,内心仍感到羞愧。这种自省的态度,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自我完善的追求。

接着,“朋友邀吾行善事”一句,表明了诗人渴望通过实际行动来改善自己和周围环境的愿望。邀请朋友一起参与善行,不仅体现了他的人际交往观,也反映了他希望通过助人为乐来实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前愆可改免忧愁”点明了诗人的最终目的——通过改正过去的错误,消除内心的忧虑和烦恼。这一句既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即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自我完善,达到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道德修养和个人成长的重视。它不仅是一次对个人生命的反思,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4)

杨士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中清朝进士,台湾日治时期,任宜兰厅参事。同治元年(1862年)乡试中举人,同治七年(1868年)中三甲一百一十八名进士,殿试钦点浙江省即用知县,加同知五品官衔。不久因母丧丁忧,未能赴任。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之后,日军欲利用的声望,平定各地反抗,特任命其为救民局委员,参与防备。次年(1896年,日本明治二十九年)出任宜兰厅参事,翌年获佩绅章。卒于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一月十日,享年七十有八

  • 字:兰如
  • 籍贯:福建省台湾府噶玛兰厅(今台湾宜兰县宜兰市)
  • 生卒年:1826年-1903年

相关古诗词

赋得千林嫩叶始藏莺

万户千门外,芳林列几行。

叶方滋雨嫩,莺始带烟藏。

深处栖宜稳,高枝借不妨。

缕疏晴更翠,巢暗午犹凉。

玉树新遮碧,金衣半露黄。

春教舒锦幄,调欲谱银簧。

绕屋阴仍浅,迁乔愿早偿。

乘时来奋翼,鸾凤并翱翔。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佛手柑

散花人去布云昙,指月神传酿露柑。

十二圭棱身外幻,三千世界掌中含。

匀将蜡办空原妙,清到檀心染未谙。

轻薄纷纷竞翻覆,选场谁与證禅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阅卷偶閒有作

休言小试可聊聊,百仞云梯望正高。

尺寸量来寻绣虎,波涛宽处得金鳌。

落花惧下孤寒泪,捞玉还防瓦砾淆。

莫恃此心真白水,便将昆片也轻抛。

形式: 七言律诗

阅卷偶閒有作

斗横星转四更残,莲炬双开满座寒。

铢黍不差惭眼慧,披寻屡次或心安。

丹毫挥洒看原易,一句思量作甚难。

仙海鱼龙凭换骨,还期共奋九霄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