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太孺贤声众论推,府君经学里人师。
牛衣隐约能偕老,萤火凄凉自课儿。
畴昔黄齑曾百瓮,只今丹桂已双枝。
乌虖卢母哀荣甚,何必人题墓上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为悼念已故的卢母黄太孺而作。全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太孺贤声众论推,府君经学里人师。"
这一句点出卢母黄太孺的美德与学问,她不仅被人们广泛赞誉,而且在家中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学者和老师形象。
"牛衣隐约能偕老,萤火凄凉自课儿。"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深居简出的生活场景,通过“牛衣”、“萤火”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卢母黄太孺对后代教育的关心。
"畴昔黄齑曾百瓮,只今丹桂已双枝。"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事物更新的感慨。黄齑(古代量器)与丹桂(桂花),一则是过去,一则是现在,通过这些意象,诗人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
"乌虖卢母哀荣甚,何必人题墓上碑。"
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卢母黄太孺的哀悼之情,以及对于不需要刻石立碑来彰显其荣耀的态度。这体现了古代尊重先人的传统观念,即便是平凡的人物,也有着不可磨灭的精神遗产。
这首诗通过对卢母黄太孺生前的形象与品格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对于德行高尚者的一种尊崇态度。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子美尤称位,昌黎若惜滂。
色空融佛性,冰炭置吾肠。
未审生何国,犹疑在我傍。
一条胜谢傅,老不废期丧。
汝是家珍宝,虹光贯夜窗。
友生垫巾慕,才子树旗降。
颜氏应难两,黄香未易双。
向来有椽笔,老去付谁扛。
历代名书画,中原古鼎彝。
不教萧翼看,常怕米颠知。
此物空盈笈,何人与掌匙。
贵无它嗜好,焉用太清为。
虽云钩二府,终未到头听。
密勿多中赤,淹留了汗青。
谗能离主眷,史果有天刑。
太息崇儒世,申公不在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