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公择郎中

节旄淮畔脱秋风,忽跨鲸鱼上碧空。

华秀两跗当重露,文成五色在高桐。

江南又说衣冠盛,廷右仍瞻礼乐隆。

朝睍既升淮海见,瀌瀌雨雪自消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在淮河畔,旗帜被秋风吹落,忽然骑着鲸鱼跃上青天。
繁花盛开的两朵花儿如同承载着重霜,彩色的纹饰绘制在高大的梧桐树上。
江南之地又传言士绅众多,朝廷礼仪盛大。
早晨的阳光照耀淮海之地,降下的冰雹雪景也随之融化。

注释

节旄:旗帜。
淮畔:淮河岸边。
秋风:秋日的寒风。
鲸鱼:比喻壮志或豪情。
碧空:蔚蓝的天空。
华秀:华丽秀美。
两跗:两朵花。
重露:厚重的露水。
文成:图案完成。
五色:多种色彩。
高桐:高大的梧桐树。
衣冠盛:士绅众多,衣冠楚楚。
廷右:朝廷的右侧,指显赫的位置。
礼乐隆:礼仪盛大。
朝睍:早晨的阳光。
淮海:淮河与大海。
瀌瀌雨雪:浓密的雨雪。
消融:融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秦观所作的《寄李公择郎中》。诗人以节旄淮畔的形象,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秋景,自己仿佛骑着鲸鱼跃上青天,展现了豪迈的气概。"华秀两跗当重露",意指华丽的花朵在繁霜中依然盛开,显示出坚韧的生命力;"文成五色在高桐"则借高大的梧桐树寓言李公的才华横溢,色彩斑斓。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江南繁华景象和朝廷礼仪的赞美,暗示李公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江南又说衣冠盛,廷右仍瞻礼乐隆",体现了对李公所在之地的尊崇和对文化繁荣的向往。最后,以"朝睍既升淮海见,瀌瀌雨雪自消融"收尾,寓意李公的到来如同朝阳升起,驱散了淮海的寒气,象征着希望与温暖。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对李公的敬仰和祝福,以及对盛世文化的赞美。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寄钱节

论月柴门不浪开,命车良为故人来。

茫然极目春千里,尚想愁肠日九回。

绿水池边聊复尔,黄粱枕上信悠哉。

何时共约参寥子,自撷青菁作饭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新息王令藏春坞

令尹才高寺为空,岁时行乐与民同。

旋开小坞藏春色,更制新声写土风。

客向樽前忘尔汝,路穿花去失西东。

无言妫女今焉在,桃李相传恨未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题倪敦复北轩

倪郎才韵照冰壶,北向开轩颇自娱。

檐度蕙风鸣鴶鵴,壁经梅雨画螔蝓。

觥筹交错银河挂,文史纵横角簟铺。

官舍私居同是漫,莫嗟三径就荒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悼王子开五首(其四)

南浦维舟访,东堂抵榻眠。

后期犹指日,轻别遂终天。

墨妙今初贵,诗名久已传。

清风如未坠,诸子更翩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