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反古菖蒲

石上生菖蒲,一寸十二节。

仙人劝我食,再三不忍折。

一人得饱满,馀人皆不悦。

已矣勿复言,人人好颜色。

形式: 古风

翻译

石头上生长着菖蒲,一节有十二寸长。
仙人劝我品尝它,再三不舍得折断。
有人得到满足,其他人却不满。
罢了,不必再说什么,每个人都面带笑容。

注释

石上:指石头表面。
菖蒲: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香味,古人常用于祭祀和药用。
一寸十二节:形容菖蒲生长紧密,一节大约一寸长。
仙人:神话中具有超自然能力的人,这里可能象征智慧或指引者。
食:吃。
再三:多次,反复。
饱满:满足,充足。
皆:都。
不悦:不满,不高兴。
已矣:算了,罢了。
勿复言:不要再说了。
人人:每个人。
好颜色:面带笑容,心情愉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景象,诗人石上发现菖蒲生长,每寸分为十二节,象征着生命的细致与完整。仙人似乎在劝说诗人品尝,但诗人因不忍心破坏这自然之美而犹豫。然而,如果有人取食得以饱足,其他菖蒲却因此凋零,引发了诗人的感慨。他感叹道,算了,不再多言,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满足,但这可能会带来其他方面的不和谐。整首诗寓言性地表达了对平衡和谦让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和谐的珍视。苏辙以简洁的语言,通过菖蒲这一意象,传达了深沉的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梦中咏醉人

城中醉人舞连臂,城外醉人相枕睡。

此人心中未必空,暂尔颓然似无事。

我生从来不解饮,终日腾腾少忧累。

昔年曾见乐全翁,自说少年饮都市。

一时同饮石与刘,不论升斗俱不醉。

楼中日夜狂歌呼,钱尽酒空姑且止。

都人疑是神仙人,谁谓两人皆醉死。

此翁年老不复饮,面光如玉心如水。

我今在家同出家,万法过前心不起。

此翁已死谁与言,欲言已似前生记。

形式: 古风

梦中谢和老惠茶

西邻禅师怜我老,北苑新茶惠初到。

晨兴已觉三嗅多,午枕初便一杯少。

七碗煎尝病未能,两腋风生空自笑。

定中直往蓬莱山,卢老未应知此妙。

形式: 古风

欲雪

今年麦中熟,饼饵不充口。

老农畏冬旱,薄雪未覆亩。

骄阳引狂风,三白知应否。

久晴车牛通,薪炭家家有。

唯有口腹忧,此病谁能救。

达官例谋身,一醉日自富。

尚应天悯人,云族朝来厚。

飞花得盈尺,一麦可平取。

形式: 古风

渚宫

楚塞多秋水,荆王有故宫。

湘东晋宗子,高氏楚元戎。

凿沼长千尺,开亭费万工。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