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咏醉人

城中醉人舞连臂,城外醉人相枕睡。

此人心中未必空,暂尔颓然似无事。

我生从来不解饮,终日腾腾少忧累。

昔年曾见乐全翁,自说少年饮都市。

一时同饮石与刘,不论升斗俱不醉。

楼中日夜狂歌呼,钱尽酒空姑且止。

都人疑是神仙人,谁谓两人皆醉死。

此翁年老不复饮,面光如玉心如水。

我今在家同出家,万法过前心不起。

此翁已死谁与言,欲言已似前生记。

形式: 古风

翻译

城里醉汉手挽手跳舞,城外的人则相互依偎沉睡。
这人内心并非空虚,只是暂时放纵,看似无事。
我生来不懂饮酒,整天轻松,很少忧虑。
从前见过快乐全翁,他说年轻时在市井畅饮。
当年石与刘一同豪饮,无论多少都不醉。
楼中日夜狂歌高呼,直到钱尽酒空才停下。
京城人把他当作神仙,谁能说他们因醉而亡。
这位老翁不再饮酒,面色如玉,心境如水。
如今我虽在家,却如同出家人,一切法过眼云烟。
全翁已逝,无人可述,想说的话仿佛前世的记忆。

注释

醉人:喝醉的人。
颓然:萎靡不振的样子。
不解饮:不懂得饮酒。
腾腾:悠闲自在的样子。
乐全翁:虚构或传说中的人物。
升斗:容量单位,形容饮酒量大。
姑且:暂时,权且。
都人:京城的人。
神仙人:超凡脱俗的人。
心如水:心境清澈如水。
出家:佛教徒脱离世俗生活。
万法:佛教术语,指世间一切法。
前生:前世,佛教中指过去的生命轮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城中和城外两种醉态,城中之人狂欢舞蹈,相互依偎而眠,看似放浪形骸,实则内心未必空虚,只是暂时忘却烦恼。诗人苏辙自述自己生性不善饮酒,生活简单无忧,没有过多的忧虑。他回忆起昔日与乐全翁、石与刘等人的豪饮场景,他们纵情歌唱,不计酒量,直到酒尽才罢休。人们将他们视为神仙,但实际上他们都曾因醉酒而亡。乐全翁年老后不再饮酒,心境如水,超脱世俗。诗人感叹,如今乐全翁已逝,无人可再分享这些醉生梦死的故事,那些往事仿佛前世的记忆。整首诗通过醉人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梦中谢和老惠茶

西邻禅师怜我老,北苑新茶惠初到。

晨兴已觉三嗅多,午枕初便一杯少。

七碗煎尝病未能,两腋风生空自笑。

定中直往蓬莱山,卢老未应知此妙。

形式: 古风

欲雪

今年麦中熟,饼饵不充口。

老农畏冬旱,薄雪未覆亩。

骄阳引狂风,三白知应否。

久晴车牛通,薪炭家家有。

唯有口腹忧,此病谁能救。

达官例谋身,一醉日自富。

尚应天悯人,云族朝来厚。

飞花得盈尺,一麦可平取。

形式: 古风

渚宫

楚塞多秋水,荆王有故宫。

湘东晋宗子,高氏楚元戎。

凿沼长千尺,开亭费万工。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移花

种花南堂南,堂毁花亦瘁。

理畦西轩西,花好未忍弃。

慇勤拔陈草,秋雨流入地。

移根傅生土,指日春风至。

花来本陈洛,盈尺不为异。

力求千叶枝,更与一溉水。

人功诚已尽,天巧行可致。

我老百不为,爱此养花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