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致后效乐天体

从来受性岂其天,遇物常随处处缘。

未病遽为辞职去,欲归亟引挂冠年。

冒寒须放寻梅步,更窘常留买药钱。

恩许天台遂幽筑,清风一棹送归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自出生以来的性格难道是天注定的吗,遇到事物总是随缘而处。
还未生病就急着辞职离去,想要归隐立刻挂起官帽表示决心。
冒着严寒也要踏雪寻梅,经济拮据时仍会留下买药的钱。
得到恩准在天台山建造隐居之所,清风中划一叶扁舟送我归乡。

注释

从来:自始至终。
受性:天生的性格。
岂:难道。
其:这。
天:天意。
遇物:遇到事物。
常:常常。
随:跟随。
处处:到处。
缘:缘分。
未病:没有生病。
遽:突然。
欲归:想要归隐。
亟:急忙。
引:拉起。
挂冠:挂起官帽,表示辞官。
冒寒:冒着寒冷。
寻梅步:踏雪寻梅。
更窘:更加困窘。
买药钱:买药的费用。
恩许:得到恩准。
天台:天台山。
遂:于是。
幽筑:隐居的住所。
清风:清新的风。
一棹:一叶扁舟。
归船:归乡的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休致后效乐天体》。诗中表达了作者在退职之后,顺应自然,随缘而行的生活态度。首句“从来受性岂其天”暗示了作者并非生来就适合官场,而是后天的选择和境遇使然。接着,“遇物常随处处缘”进一步强调了他随和应变的性格,不强求,随遇而安。

“未病遽为辞职去”写出了他主动选择提前退休,没有等到身体不适时才离开职位。“欲归亟引挂冠年”则形象地描述了他急切想要回归自然,挂起官帽,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接下来,“冒寒须放寻梅步”描绘了他在寒冬中漫步寻觅梅花的场景,体现了他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更窘常留买药钱”则流露出对健康的关注,即使生活简朴,也预留钱财以备不时之需。最后两句“恩许天台遂幽筑,清风一棹送归船”表达了作者得到允许在天台山隐居的愿望,想象着清风送他归舟,画面宁静而诗意,充满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生活细节,展现了作者淡泊名利,享受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隐士情怀,体现了诗人效仿白居易(乐天)的闲适与豁达。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会庆圣节

帝出乘时叶小春,中兴复古付曾孙。

奉亲圣德躬仁孝,御极天章廓晏温。

书轨自应归正统,蛮夷先已侍脩门。

凌虚志远吞寰宇,亿载端临四海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再乞休致未遂得二诗呈之奇乡友(其一)

晚岁归心岂易收,挂冠已去复淹留。

东方曼倩多奇节,司马相如故倦游。

床上诗书供一笑,山中松桂入清愁。

儿童怪我经春病,此意还能掩得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再乞休致未遂得二诗呈之奇乡友(其二)

录录虽能早致身,中年东海与西秦。

只宜桐柏山中老,不是麒麟阁上人。

故病未休新病起,黑头应笑白头新。

天公早赐还山诏,怀抱纷纷倦俗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再和呈李提举

侨寓江城意岂疏,得亲仙李似南舒。

高门带佩昭寰宇,一代勋庸切太虚。

相业自应求的子,老成宜复被亲除。

中兴文物须名世,会见金珂下直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